[发明专利]一种无线VoIP语音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2616.4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裴文江;许晧玮;王开;孙庆庆;王潇娴;朱一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B5/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voip 语音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语音通信领域以及无线短距离通信的技术领域,将IP语音通信技术和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
背景技术
VoIP(Voice Over IP)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普及最快的应用技术之一。VoIP技术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相比,在实现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交换传输机制上,VoIP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信息承载通道为IP网络,而传统的PSTN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信息承载通道为固定建立的电路连接。但是,缺乏移动性是VoIP技术的致命弱点。随着无线网络的成熟和完善,如何将VoIP和无线通信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紧迫。IP语音传输(VoIP)提供了以低成本在网上打电话的方案,而无线扔掉了连线,如果两者相结合,就可以通过任何能够访问的无线连接,以低成本拨打无线电话。不论是在商业还是在消费类市场,VoIP的广泛应用需要无线VoIP电话的支持。有关数据显示,无线VoIP电话的大量使用将是消费者选择VoIP的主要推动力。据相关预测,到2009年,美国使用无线VoIP电话的用户将达到6600万。在全球范围,消费类VoIP用户使用无线IP电话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70%.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范围很广,在一般意义上,只要通信收发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并且传输距离限制在较短的范围内,通常是几十米以内,就可以称为短距离无线通信。低成本、低功耗和对等通信,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三个重要特征和优势。
首先,低成本是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客观要求,因为各种通信终端的产销量都很大,要提供终端间的直通能力,没有足够低的成本是很难推广的。
其次,低功耗是相对其它无线通信技术而言的一个特点,这与其通信距离短这个先天特点密切相关,由于传播距离近,遇到障碍物的几率也小,发射功率普遍都很低,通常在1毫瓦量级。
最后,对等通信是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重要特征,有别于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无线通信技术。终端之间对等通信,无须网络设备进行中转,因此空中接口设计和高层协议都相对比较简单,无线资源的管理通常采用竞争的方式如载波侦听。
目前主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802.11b的无线网络和蓝牙技术,虽然Wi-Fi、UWB、蓝牙都是标准协议,但是协议复杂、开发难度大、周期长、相对成本大等都是其软肋,而且无线通信与VoIP的接合点还远不止Wi-Fi、UWB、蓝牙这些入口。目前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具有协议复杂、开发难度大、周期长、相对成本大等都是其软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功耗、低成本、易开发的无线VoIP传输装置,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VoIP技术结合在一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VoIP语音传输装置,包括无线收发装置、无线VoIP接入装置、装有VoIP软电话的PC机组成;无线收发装置与无线VoIP接入装置通过无线方式进行连接,无线VoIP接入装置通过标准的USB接口与PC机连接,其中:
无线收发装置包括音频编解码模块、第一芯片控制模块以及第一射频模块;其中音频编解码模块通过I2S总线与第一芯片控制模块连接,第一射频模块通过SPI总线与第一芯片控制模块连接;
无线VoIP接入装置包括USB音频控制模块、第二芯片控制模块以及第二射频模块;USB音频控制模块通过I2C总线与第二芯片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射频模块通过SPI总线与第二芯片控制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无线VoIP语音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为Nordic公司的nRF24L01芯片。
本发明的无线VoIP语音传输装置所述USB音频控制模块使用的核心芯片是SONIX公司的SN11220。
本发明的无线VoIP语音传输装置所述芯片控制模块选用的核心器件是Atmel公司的Mega88微处理器。
本发明的无线VoIP语音传输装置所述音频编解码模块是Semtech公司的XE3005芯片。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射频模块选用了Nordic公司的nRF24L01芯片,硬件电路实现较为简单,无线通信协议是根据本发明的需求量身订做的,相对于无线标准协议具有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