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2796.6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正;郭飞宏;方彩霞;张继彪;罗兴章;汪龙眠;郑宾国;王曦曦;王正芳;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毛细管 渗滤 系统 处理 生活 污水 方法 | ||
1.一种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水解酸化池和强 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组成,所述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从上到下依次为土壤层、 砂土层、人工土层和导水层,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强化型毛细管 渗滤沟内的土壤层和人工土层中铺设的布水管的进水口相通;其中在强化型 毛细管渗滤沟的土壤层和人工土层中均设有蚯蚓;所述人工土层中的人工配 土由土壤与木屑和/或稻壳按照2.5~3.5∶1的比例混合;所述导水层由鹅卵 石填充,并在所述导水层内铺设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土壤层 和人工土层中的蚯蚓的密度为8g~12g(蚯蚓)/L(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土壤层 中蚯蚓的投放深度为5~8cm,人工土层中蚯蚓的投放深度为15~20cm。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生活污水先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出水进入依 次由土壤层、砂土层、人工土层和导水层构成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进行处 理,收集出水并排出;其中在所述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的土壤层和人工土层 中均接种蚯蚓;所述人工土层中的人工配土由土壤与木屑和/或稻壳按照 2.5~3.5∶1的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和人工土层中接种的蚯蚓的密度为8g~12g(蚯 蚓)/L(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接种的蚯蚓为大平2号蚯蚓,投放深度为5~ 8cm。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土层中接种的蚯蚓为威廉环毛蚯蚓,投放深度 为15~20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土壤层和人工土层中铺设的布水管为双排孔的PVC布水管, 布水孔直径为4~5mm,孔间距为45~55mm,埋设深度15~20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导水层内铺设的排水管采用PVC波纹排水管,排水管的间距 为0.6~0.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7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锯片自动成型压机模架
- 下一篇:便携式阀池闸门开关专用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