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宝兰染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2812.1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东方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2 | 分类号: | C09B67/22;D06P1/38;D06P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固色剂 及其 染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固色剂,还涉及其染色工艺,具体说涉及一种宝兰染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染色为普通型活性染料固色剂,如图1,在40℃染色工艺条件下,分别加入匀染剂、染料FFRL蓝和B2RL蓝,然后加温到98-100℃,在加温过程中,逐渐加入元明粉,保温染色20分钟,再逐步聊温到70℃,再进行水洗。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温差大,从40℃加温到98-100℃,然后又聊温到70℃,整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或煤炭,因而产品染色的成本就高,同时由于温差大,很容易造成染色的不均匀性,造成染色偏差,因而,产品合格率相对较低;另外,由于水洗时温度在70℃,因温度高而要消耗大量的水来冲洗才能干净,也就必然带来大量的污水,随着人们环保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健全,因此,此生产工艺已不符合现代染色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对环境污染危害少,降低能量消耗,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宝兰染料固色剂及其染色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宝兰染料固色剂,它包括RV-艳蓝、BD蓝、元明粉、纯碱、固色剂,按重量比计,其组成为:RV-艳蓝23-27份、BD蓝2-3份、元明粉35-38份、纯碱17-19份、固色剂17-19份。
较佳地,其按重量比计,最佳组成为:RV-艳蓝24.64份、BD蓝2.89份、元明粉36.23份、纯碱18.12份、固色剂18.12份。
一种宝兰染料固色剂的染色工艺,所述染色工艺包括:加温到60℃,加入固色剂,5分钟后加入RV-艳蓝、BD蓝的混合染料,10分钟后加入1/3的元明粉,再过10分钟后加入2/3的元明粉,20-30分钟后加入1/4的纯碱,再过10分钟后加入3/4的纯碱,等待30-60分钟后进行水洗、皂煮。
本发明的活性染色剂污染少,生产成本较低,整个染色工艺过程易操作,产品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染色工艺的生产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染色工艺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取一包规格为21S×21S/108×58的纱卡600m,加温到60℃,加入固色剂4692g,5分钟后加入RV-艳蓝6348g、BD蓝552g的混合染料,10分钟后加入元明粉3220g,再过10分钟后加入元明粉6440g,25分钟后加入纯碱1173g,再过10分钟后加入纯碱3519g,等待45分钟后进行水洗、皂煮。
实施例二:
取一包规格为21S×21S/108×58的纱卡600m,加温到60℃,加入固色剂5244g,5分钟后加入RV-艳蓝7452g、BD蓝828g的混合染料,10分钟后加入元明粉3496g,再过10分钟后加入元明粉6992g,25分钟后加入纯碱1311g,再过10分钟后加入纯碱3933g,等待45分钟后进行水洗、皂煮。
实施例三:
取一包规格为21S×21S/108×58的纱卡600m,加温到60℃,加入固色剂5000g,5分钟后加入RV-艳蓝6800g、BD蓝800g的混合染料,10分钟后加入元明粉3333g,再过10分钟后加入元明粉6667g,25分钟后加入纯碱1250g,再过10分钟后加入纯碱3750g,等待45分钟后进行水洗、皂煮。
由于此染色工艺采用60℃恒温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少,同时水洗、皂煮的温度低,所消耗的水也少,因而产生的污水也少,对环境污染危害少。整个染色工艺过程恒温,易操作,产品合格率高。所以,生产成本较低。
另外采用新的染色工艺后,所采用的染料成本也相对降低了,具体对比见下表: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东方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海安东方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