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3803.4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祥波;熊会元;李克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电极 自动 组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杆(1)、外圈(2)、 冲头(3)、固定凹模板(4)、电极底座(5)、基座(6)、电极布(7),其中 电极底座(5)置于基座(6)上,固定凹模板(4)设置在基座(6)的上方, 电极布(7)置于固定凹模板(4)上,冲头(3)设置在固定凹模板(4)的 上方,外圈(2)置于冲头(3)上,冲杆(1)设置在冲头(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 座(6)的旁侧设置有成品收集装置(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 极布(7)通过能完成电极布原材料的更替和回收,并保持电极布原材料具有 一定的张紧力的放卷单元(8)及收卷单元(9)输送到固定凹模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 极底座(5)通过电极底座自动送料机构输送到基座(6)上,电极底座自动 送料机构包括有电极底座集料区(11)、电极底座振动器(14)、电极底座料 管(17),其中电极底座集料区(11)置于电极底座振动器(14)的上方,电 极底座料管(17)置于电极底座振动器(14)的下方,电极底座(5)通过 电极底座料管(17)底部设有的只允许单个电极底座自由通过的开口被输送到 基座(6)的组装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 圈(2)通过外圈自动送料机构输送到冲头(3)上,外圈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有 外圈集料区(12、13)、外圈振动器(15、16)、外圈料管(18、19),其中外 圈(2)置于外圈振动器(15、16)的上方,外圈料管(18、19)置于外圈振 动器(15、16)的下方,外圈(2)通过外圈料管(18、19)底部设有的只允 许单个外圈(2)自由通过的开口被输送到冲头(3)的组装内孔上;对于不同 几何尺寸和形状的外圈,需要配置不同的外圈自动送料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 征在于上述冲头(3)的刀口设计成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 冲头(3)的刀口曲线设计成三角形、圆弧形、抛物线或这些类型曲线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组合与连接。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电极的自动组装装置的组装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电极底座(5)以零散方式放置在电极底座集料区(11),外圈(2) 以零散方式放置在外圈集料区(12、13);
2)电极底座振动器(14)或外圈振动器(15、16)以振动方式令电极 底座集料区(11)或外圈集料区(12、13)内的电极底座(5)或外圈(2) 沿振动架的回路依序向上攀升;以限宽和限高的方法使电极底座(5)或外圈 (2)自动转变为单列、定向排列方式;
3)利用渐进转换手段,使振动盘上排列好的电极底座(5)或外圈(2) 以垂直下落方式落入振动盘侧边的电极底座料管(17)或外圈料管(18、19) 内整齐堆叠集中;
4)在间歇运动机构的作用下,电极底座(5)或外圈(2)被依次、独 立的从电极底座料管(17)或外圈料管(18、19)底部开口输送到指定位置;
5)冲头与固定凹模板相互作用,完成电极布的冲裁剪切;冲头继续下行 运动,实现电极布的定位之后,停留在电极底座的上表面;
6)冲头中间有通孔,外圈在冲杆的作用下,从通孔中挤出,在压力作用 下与电极底座套合在一起,将电极布绷紧和固定,完成皮肤电极的组装;
7)单个皮肤电极制造完成后,冲杆(1)、冲头(3)回到原位;在放卷 单元(8)及收卷单元(9)的作用下,新的电极布原材料被输送到冲头(3) 和固定凹模板(4)之间;重复上述步骤的反复循环过程,从而实现皮肤电极 的连续组装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38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参与者类型自动扩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煤气闸阀的清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