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化锂水溶液中的铜成分的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5655.X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入江智芳;伊藤锦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蒋亭;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化锂 水溶液 中的 成分 去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溴化锂水溶液中的铜成分的去除方法,特别涉及在作为 吸收冷冻机的吸收溶液而使用的溴化锂水溶液中溶解有铜成分时的铜 成分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溴化锂水溶液作为吸收剂来生成冷热、温热的吸收冷冻机等的 热生成装置,一般其主要构成材料为钢材,在热交换器部分使用铜或铜 合金。此时,由于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液)使热交换器部分发生腐蚀, 铜成分在吸收液中溶出,进而吸收液中的铜成分析出于钢铁上,从而加 速了主要构成材料钢材的腐蚀。
因此,以往为了尽量防止钢材腐蚀的进展,知晓如下的从吸收液中 去除铜成分的技术。
(a)在吸收冷冻机中设置向不溶性电极施加电压而电解去除铜离 子的铜离子去除装置,或者在吸收液中设置氧化还原电位比铜低很多的 金属(例如铝),来析出、去除吸收液中的铜离子(专利文献1)。
(b)使含有作为氧化剂的铜离子、铁离子等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 活性碳或离子交换树脂的微小粒子中,并与其接触,从而置换析出、吸 附铜离子、铁离子,从而使吸收液中的铜离子、铁离子减少而实现吸收 冷冻机中的机器材料的防腐蚀(专利文献2)。
(c)将车床屑或其等同物浸渍于想要再生的溴化锂水溶液中,而 析出、去除铜(专利文献3)。
(d)在想要再生的溴化锂水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锂,去除含有再生 的铜成分的沉淀后,用溴化氢调整吸收液的碱度(专利文献4)。
这些以往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对于(a)而言,由于采用电解作用而能源(电源)是有必要的, 另外,将阴极电极电位控制在相对于氢基准电极为0V的装置是有必要 的,这导致成本提高,进而,铝等不需要的金属离子会溶出。
对于(b)而言,在使用活性碳时去除效率低(约50%),在使用 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中,虽然去除效率高,但需要离子交换树脂的费用、 用于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费用。
对于(c)而言,为了提高铜成分去除率,有必要将液温提高到70 ℃左右,漫渍一段时间(3小时左右),而且,铁离子代替铜离子而被溶 出。
对于(d)而言,对于铜成分去除后的吸收液必须进行碱度的再调 整。
[专利文献1]特公平7-94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08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1-165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8-393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消除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作 为吸收冷冻机的吸收液而使用的溴化锂水溶液中的铜成分的去除方法, 其处理操作简便,添加成分等的其它成分不残留于水溶液中,后处理容 易且去除效率高、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溴化锂水溶液中的铜成分的去 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以溴化锂为主要成分且含有铜成分的水溶液中 添加过氧化氢水溶液,将通过添加该过氧化氢水溶液而生成的含有铜成 分的不溶性物质从该水溶液中去除。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溴化锂水溶液中的铜成分的去除方法,其 特征在于,从吸收冷冻机或吸收热泵中抽取以溴化锂为主要成分且含有 铜成分的水溶液,向该抽取的水溶液中添加过氧化氢水溶液,将通过添 加过氧化氢水溶液而生成的含有铜成分的不溶性物质从该水溶液中去 除,将去除该不溶性物质后的以溴化锂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注入所述吸 收冷冻机或吸收热泵中。
在上述铜成分的去除方法中,优选当溴化锂水溶液中的初期铜成分 的浓度为240ppm以下时,以过氧化氢相对于含有的铜成分为0.5当量 以上的量来添加过氧化氢水溶液即可;当初期铜成分的浓度高于 240ppm时,以过氧化氢相对于含有的铜成分为1当量以上的量来添加 过氧化氢水溶液即可。所述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为51重量%以下即可。 另外,边加热、搅拌含有铜成分的溴化锂水溶液,边添加所述过氧化氢 水溶液即可。
在本发明中,由于仅添加过氧化氢水溶液而进行溴化锂水溶液中的 铜成分的去除,因而过氧化氢在该水溶液中分解为水和作为气体而排出 的氧,该水溶液中不残留水以外的其它成分。
因此,处理操作简单,无需后处理就可以高效且低成本地去除铜成 分,所以能够很好地用于去除吸收冷冻机的吸收液中的铜成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未经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5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