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功率LED路灯照明的自由曲面偏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5973.6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王海宏;张小凡;张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功率 led 路灯 照明 自由 曲面 偏光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路灯的偏光透镜。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光源,同传统光源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节能,环保,易于 调节,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各种照明领域的光源,比如道路照明光源。
道路照明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照明灯具,其照明的场最好为矩形区域,以提高光的利用 率。根据国家公路照明标准,要满足在一矩形的被照平面上(一般是10米×40米)的平 均照度以及照度均匀度。
由于LED光源发出的光近似朗伯型,即光强呈余弦分布,直接用于照明,会在路面上 形成一个不均匀的圆斑,中心处很亮,而在径向衰减很快。这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光学系统 来重新配光。目前出现的LED路灯,有使用偏光透镜对LED光源进行配光,这种路灯的 光能利用率很高,但是由于中心光强过大无法打散,导致单颗路灯照射距离较短(一般在 30米至35米),若路灯安装间距较大,会在两灯之间出现暗区。而现有的比较成熟的配光 方式是在LED光源前安放光学透镜,其中在照射距离和照度均匀度做的比较好的为花生型 透镜。但是由于花生形透镜采用对称设计,而路灯灯杆一般是放置在路边,所以路灯在使 用中会有大量的光照射到路面以外的区域,不利于光能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LED路灯的偏光透镜,能使 LED路灯的光能集中到路面上,并且形成均匀矩形照明区域。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大功率LED路灯照明的自由曲面偏光透镜,包括LED光入射面、出射面和底面, 所述透镜的底面中部设有一供LED安装于其内的凹坑,凹坑的坑壁面是半球面,构成所述 的入射面;透镜除底面部分之外的外表面是自由曲面,构成所述出射面。
上述的自由曲面偏光透镜,以LED灯底面的圆心为原点,以LED底面所在平面为XOY 平面,过原点并与XOY平面垂直的轴为Z轴,所述偏光透镜的形状关于YOZ平面对称, 由偏光透镜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的自由曲面部分相对于YOZ平面进行对称即得到透镜 的自由曲面的形状。
所述自由曲面由如下方法确定:
(1)确定初始条件并对目标照明区域划分网格。
首先目标照明面与LED的距离为h,目标照明区域是长为a,宽为b的矩形区域,取 其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作为研究对象,则长边为a/2,因为路面纵向偏光,侧边在第一象 限的长度为c,第四象限的长度为d,LED光源的总光通量为φ,目标区域的平均照度为Ev (Ev为总光通量除以目标区域面积),LED中心光强为I0=φ/π。将目标照明矩形区域沿 X轴方向以步长k等分成n份,沿Y轴方向以步长k等分成m份,得到x(n)和y(m)的数 组。这样在目标照明区域第一象限就形成了m×n个等面积的正方形网格。对应的,通过计 算每一份网格的能量,将光源出射光线离散化,对应于目标照明区域在第一象限的划分, 在θ角上分成n份,在角上分成m份。
(2)通过能量守恒计算光线出射的θ角(θ角为光线与Y轴所在平面与YOZ平面的 夹角)
第一步,计算目标区域X轴方向每条矩形区域所对应的总能量:
Energy=k·(c+d)·Ev
第二步,由能量守恒求出θ角:(角为出射光线与Y轴正向的夹角)
LED出射能量为:
有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能量守恒关系,可以得出θ的迭代关系式,通过计算机计算 可以求出一系列θ值。
(3)由能量对应关系计算角
以目标区域的每一小方格作为研究对象,面积为k2。
第一步,计算每一小格的总能量:
energy=Ev·k2
第二步,对应于光源的出射能量为:
第三步,将以上两步建立等式,通过计算机建立二重循环计算可以求出序列。
(4)由折射定律和求出所述曲面上点的法向量,利用这个法向量求得切平面,通过求切平 面与入射光线的交点得到曲线上点的坐标。所述的反射定律公式为:
其中n为折射率,为入射光线单位向量,为出射光线单位向量,为自由曲面在某 一点上的单位法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5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充气围带的填料密封
- 下一篇: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故障和效率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