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组合壁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6224.5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贵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17/48 | 分类号: | A47C17/48;A47C17/40;A47C17/62;A47C17/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林毓安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合 | ||
1.一种多功能组合壁床,它组合了书桌、书架及床的功能,具有一个固定部分和枢转部分及与该两部分嵌合的封套部分,枢转部分铰接在固定部分上,连接并支撑在枢转部分及固定部分之间有抗衡重力的弹性气缸(48),其特征是:所述枢转部分的金属框架(1)在基本上垂直的立起位置和枢转成基本水平的放下位置之间是通过可枢转的活动连接杆(2)的两端将其与固定部分铰接的,其中,所述枢转部分的金属框架(1)一端两侧固设的枢轴(39)与活动连接杆(2)一端设置的轴孔(8)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活动连接杆另一端的轴孔(7)分别与固定部分两侧后部上方设置的连接座(41)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枢转部分的金属框架铰接固定部分的连接边相对的金属框架另一平行边通过能够270度枢转的铰链(3)连接一与所述枢转部分金属框架呈90度支撑或转动270度与之平行叠放在一起的可伸缩支撑架(4);连接固定部分及枢转部分金属框架的活动连接杆呈水平并由固定部分支撑时,结合调整与枢转部分金属框架另一端连接的可伸缩支撑架(4)上的U型框架(44)的伸缩长度,使枢转部分与固定部分高度基本一致即可作床使用;当活动连接杆枢转呈直立状时,同样结合调整与枢转部分金属框架另一端连接的可伸缩支撑架(4)上的U型框架的伸缩长度,使枢转部分呈水平状态即可作书桌或画桌使用;枢转部分通过定位锁定装置锁定枢转状态;所述枢转部分金属框架(1)内至少平行并列有3块以上两端通过枢轴(5、15、20)安装在金属框架(1)内并可独立绕枢轴(5、15、20)枢转的翻板(6);独立的翻板或相邻的翻板之间设有翻板角度锁定装置供锁定翻板的角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锁定装置是连接杆(2)两端枢转连接固定部分及枢转部分金属框架的两轴孔(7、8)中至少有一个轴孔的圆形开孔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活动连接杆的能让与之枢接的固定部分或枢转部分设置的方形或扁平的枢轴(9、39)嵌入的开口槽(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在凹入的墙上或柜体内壁固定一枢轴装有扭力弹簧(52)的合页(53)一端,呈水平的合页另一端前端向下设有楔形锁钩(54),与该锁钩在枢转部分金属框架对应的边设有与锁钩适配的槽或条孔(55)供锁钩碰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锁定装置是枢转部分与封套部分对应端面配合设置有磁性门碰或卡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锁定装置是在封套部分内凹立面与枢转部分适配设置的搁板(12)上安装有插销(13),与该插销适配在枢转部分金属框架(1)内侧对应位置配设有插壳或插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所述翻板(6)角度锁定装置是固定并枢转连接翻板的枢轴(15)及与之对应可轴旋套接的枢轴套管(16)两者对应径向在外圆周配设有若干贯穿两者的定位销孔(17),活动卡套在枢轴套管上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开口卡箍(18)一端的销钉(19)卡入两者的定位销孔(17)即锁定翻板(6)与金属框架(1)的相对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所述翻板角度锁定装置是轴转连接枢 转部分金属框架(1)及翻板(6)的枢轴(20)开口端面圆周开设有若干卡槽(21),与该枢轴(20)套接的枢轴套管(22)与卡槽(21)适配的位置轴向开有条孔(23),枢轴套管内设有螺旋弹簧(24)作用的锁销(25),锁销(25)两端径向由枢轴套管两侧条孔(23)穿出,该锁销(25)受螺旋弹簧(24)压力卡入枢轴(20)端面圆周上的不同卡槽(21)即锁定翻板与金属框架的相对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组合壁床,其特征是:所述翻板角度锁定装置是在枢转部分所有翻板枢轴(5、15、20)相同一侧边金属框架(1)上固设有一支撑块(26)供支撑枢轴端一侧的翻板(6),而相邻的翻板之间通过在翻板的下方分别设置金属插销(27)及插销插壳(28)锁定相互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2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壳式泵的叶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