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时域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6411.3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玲;杨悦;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基地 合成孔径雷达 时域 成像 方法 | ||
1.一种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及成像系统参数的初始化;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由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中的两个相互正交的坐标基确
定,定义与发射平台速度方向平行并在地平面内的单位向量作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的第一个坐标基,即 定义在地平面内,并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的第一个坐标基 垂直的单位向量作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的第二个坐标基,记做
初始化成像系统参数包括:发射平台速度矢量,即卫星相对地面速度矢量,记做 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即飞机速度矢量记做 发射平台初始位置矢量,记做 接收平台初始位置矢量,记做 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波数,记做K0,雷达发射基带信号的信号带宽,记做B,雷达发射信号脉冲宽度,记做TP,雷达接收波门持续宽度,记做To,雷达接收系统的采样频率,记做fs,雷达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记做PRF,发射雷达的波束指向矢量,记做LOST,接收雷达的波束指向矢量LOSR,距离向采样点数Nr,方位向的采样点数Ns;
步骤二、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进行距离压缩;
将接收到的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向回波信号记做 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标准距离压缩方法对接收到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进行压缩,得到距离压缩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记做
步骤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中线型区域散射点到收/发平台距离计算;
利用公式(3): 其中,Mi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成像空间中平行于 坐标轴的线型区域,u表示该点的距离坐标,vi表示该线型区域的方位坐标,对于线型区域Mi中待观测散射点 可用其进一步计算散射点到收/发平台n个PRF时刻的距离历史;利用步骤一中初始化得到的卫星相对地面速度矢量 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即飞机速度矢量 发射平台初始位置矢量 接收平台初始位置矢量采用公式 得到发射平台n个PRF时刻的位置矢量 采用公式 得到接收平台的n个PRF时刻的位置矢量 采用公式 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场景中散射点到收/发平台n个PRF时刻的距离历史 并以矩阵形式储存,其中||·||2表示二范数,n=1,...,Ns;
步骤四、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场景参考点相位历史补偿;
取成像空间中线型区域Mi中的参考点 利用公式 其中 为n个PRF时刻参考点 到收/发平台的距离历史,得到n个PRF时刻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场景中心相位历史补偿参考函数 其中,K0为步骤一初始化的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波数,k为自变量其取值由公式k=2π·m·fs/(C·Nr)获得,其中,m为自然数,m=1,...,Nr,fs为步骤一初始化的雷达接收基带信号的采样频率,C为光速;对步骤二得到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压缩后的时域数据矩阵 沿距离向做Nr点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距离压缩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距离频域表示,记做 其中,Nr为距离向采样点数;
将获得的 与场景参考点相位历史补偿参考函数 相乘,得到场景参考点相位历史补偿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频域表示
步骤五、变尺度逆傅立叶变换;
利用公式 得到星机联合模式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等效雷达视线方向 利用公式 得到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等效平台运动角速度方向 将获得的雷达等效雷达视线方向 和平台运动角速度方向 均与步骤一中定义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的第二个坐标基 作内积,得到用于计算变尺度逆傅立叶变换点数的中间变量α和β;采用公式N(n)=round(Nr/(α+β·n/PRF)),得到第n个PRF时刻变尺度逆傅立叶变换点数N(n),其中round表示四舍五入的数学表示; 在每个PRF时刻,对补偿场景参考点相位历史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频域数据 进行N(n)点逆傅立叶变换,即对 的第n行数据做N(n)点逆傅立叶变换,得到变尺度逆傅立叶变换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压缩后距离域数据 其中n表示第n个PRF时刻;
步骤六:非等间隔现象校正
利用公式计算得到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历史的空域截断误差值;对于每一个uu(ii),利用公式 计算得到uu(ii)所对应的变尺度逆傅立叶变换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压缩后距离域数据 的位置信息;其中ii为整数型自变量,ii=1,...,NNr;uu(ii)=(ii-1)·qr;其中NNr表示待观测场景投影到成像空间中后沿 的最大像素点数;qr表示像素点之间的距离间隔;
取一个Ns×NNr空矩阵s4(Ns,NNr),且令s4(Ns,NNr)中第ii列数据值等于 第jj+1列的数据值;就得到非等间隔校正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域数据矩阵s4(Ns,NNr);
步骤七:方位向相干积累;
利用公式 和得到一个长度为Ns的行向量,即方位向参考函数 将得到的每一个ii所对应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参考函数 和非等间隔校正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域数据矩阵s4(Ns,NNr)中相应的第ii列数据相乘,得到方位向相干积累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关于线型区域Mi中NNr个像素点的成像结果Imi(NNr);
步骤八:利用公式 选取成像空间中与第i+1个 平行于 的线型区域,记做Mi+1,其中vi+1=vi+qa;i表示成像空间中线型区域的编号,其取值范围为i=1,...,NNs,NNs表示待观测场景投影到成像空间中后沿 的最大像素点数,qa表示像素点之间的距离间隔;
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八,直到i取到NNs为止,即得到方位向相干积累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关于线型区域Mi中NNr个像素点的成像结果Imi(NNr),其中下标i表示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空间中线型区域的编号;
步骤九:将得到的所有方位向相干积累后的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关于线型区域Mi中NNr个像素点的成像结果Imi(NNr),按照线型区域的编号i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就得星机联合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最终图像Im(NNs,NN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4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