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馏柴油H2O/CH2COOH3深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6626.5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侯区巅峰机电科技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10G27/12 | 分类号: | C10G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sub ch cooh 深度 催化 氧化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馏柴油脱硫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直馏柴油H2O/CH2COOH3深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加氢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预处理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相对于其他方法,加氢脱硫是较成熟的工艺,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油品馏分中的硫醇、硫醚脱除相对很容易。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加氢装置投资大,操作费用高,操作条件苛刻,且在脱硫的同时烯烃部分饱和,降低辛烷值。
非加氢脱硫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吸附脱硫、萃取脱硫、络合脱硫等。目前,特别是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是研究的热点。其中,氧化脱硫的反应条件温和、不耗费大量氢气,特别是能够有效的脱除DBT和烷基取代DBT系列硫化物,应用前景广阔;而生物脱硫是利用适宜的菌种或酶代谢过程催化特定的脱硫反应,此方法可以释放出硫而将烃类保存下来,化合物的碳骨架完好无损不破坏燃料的热值。虽然生物脱硫技术尚处于开发阶段,但是其应用前景已十分明朗。吸附脱硫、萃取脱硫、络合脱硫等的研究也发展很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馏柴油H2O/CH2COOH3深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它不仅操作方法简单,而且脱硫效果良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馏柴油H2O/CH2COOH3深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一定的体积比量取浓度为30%的H2O和100%CH2COOH3,混合均匀构成过氧基脱硫剂;
(2)取一个干净、干燥的250mL的三角烧瓶,用电子天平称其质量,将50mL柴油加入其中再称其质量,采用差减法计算出直馏柴油的质量;
(3)量取所需用脱硫剂和催化剂,放入反应器中;
(4)将装有上述溶液的反应器放入恒温水浴,在60~80℃的温度下搅拌,加入脱硫剂后开始计时;
(5)计时达到实验设计的时间后,将反应器从水浴中取出,把瓶中物质倒入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分液漏斗中,静置一段时间使其分层,上层为粗精制柴油相,下层为反应后的含硫相。
为了得到更好的脱硫效果,所述步骤3中催化剂的用量为0.3%;所述步骤4中的搅拌速度为900r/min;所述步骤5中的反应时间为60min。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脱硫率较高,催化剂及氧化剂的用量适宜,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催化剂的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图2为氧化剂的用量对脱硫反应的影响。
图3为V(CH2COOH)/V(H2O2)之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图4为考察反应时间对脱硫率影响。
图5为搅拌速度对直馏柴油氧化脱硫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试样的燃烧是在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器中进行的,安装仪器前先洗净并干燥。取1mL试样注入灯内,安装好后称重,然后往装有试样的灯内注入无水乙醇2mL,使所组成的混合液在灯中燃烧的火焰不带烟。
仪器装完后,按规定用不含硫的火苗将所有灯点燃,试样燃烧完毕后,拆开仪器并用蒸馏水洗涤收集器、烟道及吸收器上部。将洗涤后的蒸馏水收集于曾在其中用7mL的0.15%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吸收器中,以0.02%盐酸溶液滴定,并作空白实验。
(1)催化剂用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实验以直馏柴油为原料,考察催化剂的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如图1所示。
实验条件: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100min,H2O2/油(v∶v)=3.5%,V(CH2COOH)/V(H2O2)=5∶4,搅拌速度为900r/min。甲醇萃取(萃取2次,萃取剂油体积比为1.0,萃取反应温度为40℃,萃取反应时间为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侯区巅峰机电科技研发中心,未经武侯区巅峰机电科技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6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二甲基癸二醛、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抗血栓的N-丁基-2,2-二甲基-4-氧代-四氢咪唑并吡啶并吲哚及其合成和应用
- N-[2-(5,5-二甲基-1,3-二氧六环-2-基)-乙基]氨基酸及其合成与应用
- 1,2,3,5,11,11a-六氢-3,3-二甲基-1-氧代-6H-咪唑[3’,4’:1,2]并吡啶[3,4-b]并吲哚-2-取代乙酸甲酯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一种作为疏水药物纳米制剂载体的可生物降解两亲聚磷腈的组成及其合成方法
- 一种单组分环氧基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应用
- 二硫或多硫低聚氨基酸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环己烯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吡嗪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含有它们的药物
- 噻唑苯并杂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