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制备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6696.0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达川;刘乙江;涂铭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掺杂 纳米 氧化 室温 球磨固相 化学反应 制备 | ||
1.一种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制备法,其特征在于以固体锡无机盐、稀土无机盐、固相配体为原料,工艺过程如下:
(1)配料
反应物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2~4,稀土离子掺杂量为4~10%;
(2)混料
将符合比例的反应物及其配体进行混合,直至均匀为止;
(3)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前驱物
将混合均匀的反应体系在室温、常压下进行球磨,使体系在球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冲击力作用下反应生成前驱物,球磨时加入润滑剂,润滑剂的加入量以被球磨体系保持分散为限,直至反应物与其配体完全发生化学反应为止;
(4)前驱物除杂
前驱物除杂采用洗涤过滤法;
(5)前驱物干燥
前驱物干燥采用自然风干或在30~80℃下烘干;
(6)前驱物热分解
前驱物热分解温度控制在580~750℃,时间为2~4小时,可得到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锡,也可在500~600℃下预烧0.5~1.0小时,然后在700~800℃热分解,时间为1.5~2.0小时,得到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制备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物含锡无机盐为氯化亚锡、氯化锡、硫酸亚锡或硫酸锡;稀土无机盐为氯化铈、硫酸铈、硝酸铈、氯化镧、硫酸镧或硝酸镧;配体为草酸、碳酸铵、碳酸氢铵、草酸钠或碳酸钠;球磨时所加入的润滑剂为乙醇或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6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化玻璃装饰陈设艺术瓷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动送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