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渣废液生产液体地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7255.2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民;沈飞;蔡光泽;陈开陆;袁颖;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52 | 分类号: | C09K17/52;C09K101/00;C09K10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501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淀粉 废渣 废液 生产 液体 地膜 方法 | ||
1.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渣废液生产液体地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和质量配比为:
马铃薯淀粉废渣(含水量75%-85%) 50%-75% 马铃薯淀粉废渣为主原料
马铃薯淀粉废液 15%-25% 马铃薯淀粉废液为成膜剂(I)的溶剂
PH调节剂 2%-4% PH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成膜剂(I) 2%-3% 成膜剂(I)为聚乙烯醇
成膜剂(II) 2%-3% 成膜剂(II)为丙烯酸
稳定合成剂 0.2%-0.4% 稳定合成剂为甲酸钠
交联剂 0.05%-0.1% 交联剂为苯二甲酸(或丁二酸酐等)
引发剂 0.01%-0.05% 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或过硫酸铵)
杀菌剂 0.01%-0.05% 杀菌剂为苯甲酸
吸热剂 0.3%-0.8% 吸热剂为液体炭黑
所有原材料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渣废液生产液体地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原料预处理,称取含水量75%-85%的马铃薯渣5000g,放入耐高温容器中,于90℃-100℃温度下高温糊化1小时,间隔10分钟搅拌一次,使其糊化均匀,糊化后冷却至室温。称取250g碳酸氢钠放入盛有600g马铃薯废液的容器中,直至其完全溶解,然后缓慢加入糊化后的马铃薯废渣中,边加边搅拌,直至两者混合均匀,此时薯渣PH调节至7左右,备用。
②成膜剂(I)预处理,称取工业纯聚乙烯醇120g,放入盛有907g的马铃薯废液中,间隔10分钟搅拌一次,使其充分溶胀,直至聚乙烯醇均匀地悬浮在废液中,此过程约需120分钟。溶胀后,将容器放入温度90℃-95℃恒温水浴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间隔10分钟搅拌一次,此过程约需90分钟,待其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立即将容器密封冷却至室温,否则会产生颗粒状悬浮物,备用。
③地膜制备,将完全溶解于废液中的成膜剂(I)溶液缓慢加入糊化后调至中性的薯渣中,边加边搅拌,充分混匀后加入成膜剂(II)丙烯酸200g,再次混匀后依次加入稳定合成剂甲酸钠16g、交联剂苯二甲酸(或戊二酸酐、丁二酸酐)6g、引发剂偶氮二异庚腈(或过硫酸铵)2g,混匀后放置于恒温容器中,于45℃温度下恒温加热反应5-6小时,冷却后,加入杀菌剂苯甲酸3g,吸热剂液体炭黑35g,充分混匀即可。地膜干物质浓度2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昌学院,未经西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2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育管理实训实验台
- 下一篇:网络工作卸载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