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及弹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7455.8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平;冯冶;邓体东;原庆江;田兆富;贾宁;魏喜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弹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及弹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承受特定冲击载荷的结构中,为了缓冲主体结构受到冲击时功能部件承受的过载,目前采用传动机构和/或液压机构来实现功能部件的减震保护。而上述两种机构均存在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客观使用条件限定苛刻,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有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功能部件承受过载冲击的减震及弹出装置,以解决在承受特定冲击载荷的结构中,为了缓冲主体结构受到冲击时功能部件承受的过载,采用传动机构和/或液压机构来实现功能部件的减震保护存在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客观使用条件限定苛刻,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有限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减震及弹出装置由顶板、上缓冲垫、至少一个减震及弹出构件、底板和下缓冲垫组成;所述减震及弹出构件由导向柱和弹簧组成;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一端均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上缓冲垫与顶板的下表面固接,下缓冲垫与底板的上表面固接,所述导向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导向柱的下端与底板固接,所述弹簧套装在导向柱上,弹簧的上端与主体固接,弹簧的下端与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功能部件的下端面相贴靠,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上缓冲垫与功能部件的上端面相贴靠,功能部件1的下端面与底板7上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0cm~20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发明使用时不受客观环境和使用条件的限定。二、减震及弹出构件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震及弹出功能,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发明适用于承受特定冲击载荷的结构,特别适用于高价值的自动化任务执行系统的减震保护与功能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功能部件1处于未弹出状态),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功能部件1处于弹出状态),图3是减震及弹出构件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减震及弹出装置由顶板2、上缓冲垫3、至少一个减震及弹出构件4、底板7和下缓冲垫9组成;所述减震及弹出构件4由导向柱4-1和弹簧4-2组成;所述顶板2和底板7的一端均与主体6可拆卸连接,上缓冲垫3与顶板2的下表面固接,下缓冲垫9与底板7的上表面固接,所述导向柱4-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顶板2与底板7之间,导向柱4-1的下端与底板7固接,所述弹簧4-2套装在导向柱4-1上,弹簧4-2的上端与主体6固接,弹簧4-2的下端与设置在顶板2与底板7之间的功能部件1的下端面相贴靠,弹簧4-2处于拉伸状态,上缓冲垫3与功能部件1的上端面相贴靠,功能部件1的下端面与底板7上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0cm~20cm。减震及弹出构件4安装的数量取决于主体6所受载荷环境及可用空间尺寸。
减震及弹出装置用于缓冲主体结构受到冲击时功能部件承受的过载,并在功能部件的约束解除后,将功能部件弹出主体至预定位置,使功能部件处于工作状态。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可替换性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功能部件1的下端面与底板7上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5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过程是:当主体6受到向上的冲击时,减震及弹出构件4可以缓冲功能部件1受到的冲击过载,下缓冲垫9可进一步对功能部件1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上缓冲垫3可缓冲功能部件1受到向下的冲击。当顶板2与主体6的连接解除后,顶板2对功能部件1的约束同时解除,减震及弹出构件4中的弹簧4-2将功能部件1弹出至预定位置(参见图2),功能部件1即可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减震及弹出构件4中的弹簧4-2恢复原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