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用干扰素-胸腺肽广谱抗病毒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7774.9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财;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22 | 分类号: | A61K38/22;A61K38/21;A61P31/12;C12N15/62;C12N15/70;C07K1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素 胸腺肽 广谱 抗病毒 药物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猪用新型广谱抗病毒生物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生物制剂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扰素(IFN)是细胞分泌的小肽,具有抗病毒,抗增生和免疫调节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干扰素在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人和高等动物的细胞能够产生干扰素,甚至许多低等动物和细菌也能产生干扰素。干扰素诱生剂或病毒均可诱导动物机体或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已研究的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含有IFN-α,IFN-β(I型)和IFN-γ(II型)基因。其中IFN-β和IFN-γ具有种属特异性,而IFN-α具有异种动物的抗病毒活性。正常细胞一般不自发产生干扰素,只存在合成干扰素的潜能,IFN基因处于被抑制状态。在有诱发剂的条件下,IFN基因解除抑制而获得表达。
胸腺中包含多种激素,归属于α、β、γ三类,共同诱导T细胞的成熟分化。胸腺肽主要活性成份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胸腺肽α1(THYα1),现已有化学合成的商品。近年来,由于胸腺肽在多种抗病毒免疫中的高效、低毒等特性,其应用也日趋广泛。
目前国内兽医临床上干扰素和胸腺肽应用很少,尤其二者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应用的研究至今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猪用干扰素-胸腺肽广谱抗病毒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这种猪用新型广谱抗病毒生物制剂的合成方法如下:
依据IFN-α1和THY-α1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二者的融合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GEX4T-IFNα1-THYα1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受体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获得IFNα1-THYα1融合蛋白。通过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和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对蛋白进行生物活性检测。
上述引物序列如下:
IF1:5’-cgcggatcctgtgacctgcctcagac-3’(BamHI);
IF2:5’-ccggaattccaggtttctggaggaaga-3’(EcoRI)
IT1:5’-atccaccgccgcatccgagccggctgcagcgcccaggtttctgga-3’;
IT2:5’-ttttagatctttggtggttatttccgacgaggtatccaccgccgcatc-3’;
IT3:5’-ccgctcgagtcaattttcggcttcttccaccacttcttttttttcttttagatctttggt-3’;
IT4:5’-ccgctcgagtcaattttcggcttcttc-3’(XhoI)
本发明这种猪用新型广谱抗病毒生物制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猪干扰素α1与胸腺肽α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从猪全血基因组中扩增干扰素α1基因;
(2)人工合成猪胸腺肽α1基因;
(3)通过linker(连接肽)将猪干扰素α1基因和胸腺肽α1基因连接起来形成融合基因;
(4)将融合基因克隆至pGEX 4T-2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
(5)采用PCR、限制性酶酶切、序列测定等方法鉴定重组质粒。
2、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1)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宿主细胞感受态菌中,筛选阳性克隆菌;
(2)蛋白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3)目的蛋白分离纯化;
(4)目的蛋白活性检测。
以下实验表明IFNα1-THYα1融合蛋白具有两种生物活性:
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检测:
1、细胞病变抑制实验:
IFN-α1可以使细胞建立抗病毒状态,使细胞免受病毒攻击的损害,据此可以判断融合蛋白是否具有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实验方法如下:
1.1猪肾上皮细胞PK15的复苏
(1)将培养液置于37℃水槽水浴加热,之后用70%酒精擦拭,移入无菌操作台内。
(2)自液氮罐中取出冷冻管,立即放入37℃水浴中快速解冻,轻摇冷冻管使其在1min内全部融化,以70%酒精擦拭冷冻管外部,移入无菌操作台内。
(3)取出0.9mL解冻之细胞悬浮液,缓缓加入有培养液的细胞瓶内(稀释比例为1∶10-1∶15),混合均匀,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4)解冻后,1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加入新鲜培养液,混合均匀,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