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顽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8253.5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静;王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孟蓉英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顽疾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顽疾治疗药物,尤其是针对过敏体质所引发的各种皮肤病的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当今人们在工作学习中由于竞争性强、精神压力过大,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紊乱,新陈代谢出现障碍,均可导致过敏性体质,过敏性体质吸入过敏源,食入过敏源、注入过敏源、接触过敏源等都会诱发过敏性皮炎的发生,而引发剧烈瘙痒、皮肤灼热潮红,同时出现红疹、风团等皮肤病症状,过敏性皮肤病也称为变态性或反应性疾病,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复杂的病症,常见是因为数量多,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在复杂的体内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基础上所致迟发性变态反应。
西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用大量抗阻胺类,激素的应用只是暂时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极大,特别对婴幼儿,儿童的发育有极大影响,皮肤病瘙痒病人都是在一次次长年累月的反复发作中通过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使得身体免疫力日趋低下,极为痛苦以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成为皮肤病顽疾。
中医在治疗过敏性皮肤顽疾上通常采用内服外擦,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达到改善体质、增强自身机体免疫力,减少发作或者治愈的目的。因而中药在治疗过敏性皮炎方面副作用更小且复发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顽疾,能迅速止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比的药物组成:驱虫斑鸠菊2-4份,血满草1-2份,苦豆子3-5份,苦参4-6份,虎杖5-7份,白鲜皮3-5份,薏苡仁2-4份,车前子1-2份,芡实1-2份。
这种治疗皮肤顽疾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驱虫斑鸠菊2-4份,血满草1-2份,苦豆子3-5份,苦参4-6份,虎杖5-7份,白鲜皮3-5份,薏苡仁2-4份,车前子1-2份,芡实1-2份直接加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煎煮后过滤,去渣、提取液留用。
本发明的治疗皮肤顽疾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主要成分如下:
1、驱虫斑鸠菊:含甾体、皂甙、齐礅果酸、香豆精、生物碱等;
2、血满草:含胆碱、甾醇化合物、黄酮类氨基酸等;
3、苦豆子:含黄酮类、氨基酸、酚类、蒽醌、鞣质等;
4、苦参: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花碱、黄酮类等;
5、虎杖:含蒽醌甙及游离醌,大黄素、鞣质等;
6、白鲜皮:含白癣内脂、白鲜皮碱、谷甾醇、胡芦巴碱、黄柏酮酸等;
7、薏苡仁:含脂肪油、蛋白质、氨基酸、三萜化合物等;
8、车前子:含多糖类粘质黏液质,琥珀酸、腺嘌吟、胆碱等;
9、芡实: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钙、磷、铁、核黄素等。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驱虫斑鸠菊、苦豆子、血满草和虎杖均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白鲜皮、苦参均有清热祛湿,止痛杀虫的作用,薏苡仁、芡实、车前子有清热及渗湿、除痹止痛、清热排脓的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皮肤顽疾药物组合物为外用药,使一种擦剂,经动物皮肤和发明人身体部分皮肤擦试观察,擦药后24小时内皮肤并未出现任何毒副反应,各组方中无毒性成分及现代毒理学证明有毒的药材,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药味用量未超过药品标准规定。
具体实时方式
实施例1、取驱虫斑鸠菊200g,血满草100g,苦豆子300g,苦参400g,虎杖500g,白鲜皮300g,薏苡仁200g,车前子100g,芡实100g。
以上九味,药材直接加水8L浸泡20-3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煎煮后过滤,去渣、提取液留用。
实施例2、取驱虫斑鸠菊400g,血满草500g,苦豆子600g,苦参600g,虎杖600g,白鲜皮500g,薏苡仁400g,车前子200g,芡实200g。
以上九味,药材直接加水15L浸泡20-3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煎煮后过滤,去渣、提取液留用。
病例选择标准:
皮肤灼热、潮红、淡红色、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到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最突出症状是患处剧烈瘙痒,且越抓越痒,会导致范围扩大和病症加重,自觉患处灼热难耐,都属于此治疗范围。
根据上述病例选择标准选出90例符合标准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 最大76岁最小10岁,病史均在一年以上,最长20年,全部按受过西医运用抗阻胺类治疗,外用激素类软膏、均出现暂时缓解,但短期内反复发作,局痒难忍,切越抓越痒,痛苦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静,未经梁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