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麻皂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8256.9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陶红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海柯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31/58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53108 | 代理人: | 旃习涵;谢嘉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皂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甾体药物原料生产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量的番麻皂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原料有薯蓣皂素、剑麻皂素和番麻皂素。由于番麻皂素中的主要成分海柯吉宁C12上有酮基,是合成含氟甾体激素药物的最佳原料。海柯吉宁化学名称为:5d,25p-螺甾烷-12酮基3β羟基。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27H42O4,相对分子量:430。
我国具有丰富的番麻资源,番麻皂素是从番麻叶片中提取而得。番麻皂素中除含有海柯吉宁,还含有结构相近的其他甾体皂甙元以及色素、树脂、腊等杂质,如:替告吉宁、9-去氢海柯吉宁等杂质对后续合成有较大影响,所以必须对番麻皂素进行必要的提纯,提高含量,减小对后续合成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番麻皂素是先用酸加热水解番麻麻膏,后用大约100倍的水洗至中性(除去树脂和部分色素),加入熟石灰,烘干,用乙醇提取、活性炭脱色、精制2-3次(每次结晶时间为72小时以上),烘干得番麻皂素。长期以来该方法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工艺周期长等不足,迫切地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番麻皂素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麻皂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将25~30倍乙醇和1.07~1.55倍氢氧化钠依次加入反应罐中,使氢氧化钠溶解完全,溶完后将番麻皂素粗品1份投入反应罐,加入0.29~0.73倍的盐酸羟胺,加入0.05~0.1倍吡啶;闭罐,加热搅拌回流反应3小时;浓缩回收10~15倍乙醇;降温至30℃~45℃,保持1小时,过滤、少量水洗至中性,得酮肟物,母液集中处理后套用;
(2)将酮肟物投入反应罐中,加入25~30倍乙醇,加入0.97~1.51倍盐酸,闭罐,加热搅拌回流3小时,加入0.05倍活性炭;过滤活性炭后,浓缩,回收10~15倍乙醇,降至室温,保持2小时,过滤、水洗至中性,烘干即为所需的番麻皂素。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1.利用盐酸羟胺在碱性条件下与海柯吉宁C12上的酮基进行反应,生成的酮肟物不溶于酒精,其他成分易溶于酒精,过滤后得固体,再利用生成的酮肟物在酸性条件下还原酮基,得到高含量的番麻皂素。同时,由于采用热过滤,其他易溶于酒精的成分如色素等就留在母液中,因此,在水解物洗酸时不必用大量水洗至中性,从而使污水大大减少;
2.先用酸加热水解番麻麻膏,用约10倍的水洗,滤干,加入熟石灰,搅拌至中性,烘干得钙化物。钙化物经过一次提取后结晶,烘干得番麻皂素粗品。然后通过两步化学反应,投料配比为番麻皂素粗品:乙醇∶盐酸羟胺∶吡啶∶氢氧化钠=1∶25~30∶0.29~0.73∶0.05~0.1∶1.07~1.55。酮肟物∶乙醇∶盐酸∶活性炭=1∶25~30∶0.97~1.51∶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产品质量优良且稳定,为后续深加工奠定了基础;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质量比较情况(非水滴定法),如表1所示。
表1.
注:++表示腊多;+表示微腊;-表示无腊)
2.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具体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海柯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海柯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