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环形防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8826.4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武;邓平;卢韵皎;王定亚;张丰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环形 防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修井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环形防喷器。
背景技术
不压井作业技术,由于具有作业效率高、能有效保护地层、实现环保作 业等特点,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不压井作业 装置,在井口带压强行起下管柱时,只能通过单闸板防喷器和双闸板防喷器 的闸板不断开关来实现,作业非常缓慢,并需要配有专用的井液排放回收系 统;还有的不压井作业装置,采用环形防喷器里的球形胶芯抱住井内管柱并 密封井口,实现带压强行起下管柱作业,但球形胶芯磨损非常快,作业一口 井就需更换一个胶芯,且球形胶芯的价格非常昂贵。另外,目前的钻修井作 业大都采用压井技术,在增加作业成本的同时,巨大地污染了地层环境,损 害了油气采收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环形防喷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 使用不方便、维修使用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在不压井、不放喷的情况下,带 压强行起下管柱时密封井口。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环形防喷器,包括下壳体和与下 壳体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 中安装有截面为S型的活塞,活塞与下壳体的外环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组合密 封圈I,活塞与下壳体的内环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组合密封圈II,活塞与上壳 体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防尘圈,防尘圈与上壳体之间通过凹槽与凸棱的方式结 合,防尘圈与活塞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组合密封圈III,防尘圈与下壳体的外环 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I,防尘圈与上壳体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II;
在上壳体的下段内表面设置有球型凹槽,该球型凹槽内安装有球形胶 芯,球形胶芯的下端与活塞的上端面接触;
在上壳体的上段内表面设置有圆柱形凹槽,该圆柱形凹槽中从轴心向外 依次安装有筒状胶芯I、筒状胶芯II,上壳体在圆柱形凹槽处向外开有通孔, 通孔外口与马龙套总成联通;
上壳体的上端口设置有端盖,端盖上安装有定位销。
本发明的组合环形防喷器,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球形胶芯为球形或锥形形状。
所述的端盖与上壳体之间通过卡扣或螺栓-螺母结构连接。
所述的筒状胶芯I由铁芯与橡胶I组成;其中铁芯为分体式或整体式结 构。
所述的筒状胶芯II由橡胶II及在橡胶II两端设置的铁芯I和铁芯II组 成。
所述的筒状胶芯II选用圆筒状或胶囊状。
所述的筒状胶芯II的铁芯之间设置有一个支架,支架为两半式或整体 式,且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进液孔。
所述的筒状胶芯II上的橡胶II在内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
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标准的API法兰,实现与下部闸板防喷 器组的连接;采用筒状胶芯,在液压伺服系统的作用下,实现井口的密封,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在井内带压的情况下顺利起下管柱,提高钻、修 井作业效率,降低了维修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半剖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筒状胶芯I的全剖面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筒状胶芯II的全剖面视图。
图中,1.下壳体,2.活塞,3.组合密封圈I,4.组合密封圈II,5.组合密 封圈III,6.密封圈I,7.防尘圈,8.密封圈II,9.球形胶芯,10.螺杆I,11. 上壳体,12.筒状胶芯I,13.筒状胶芯II,14.马龙套总成,15.支架,16.端盖, 17.定位销,18.螺杆II,19.铁芯,20.橡胶I,21.铁芯I,22.橡胶II,23.铁 芯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