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AlO2粉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8831.5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锋;李抗;曹丽云;吴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0 | 分类号: | C01G3/00;C04B35/626;C04B35/4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alo sub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一种CuAlO2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AlO2是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直接和间接带隙分别为1.8 和3.5eV,具有铜铁矿结构,由于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的透明度(宽带隙) 和电导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平面显示、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 其它光电器件领域。(Z.Deng,X.Zhu,R.Tao,W.Dong,X.Fang,Synthesis of CuAlO2 ceramics using sol-gel,Mater.Lett.61(2007)686-689.) TCO的出现开拓了光电子器件研究的新领域,但p型TCO的相对匮乏严重制 约了透明氧化物半导体(TOS)相关器件的开发与应用,阻碍了TCO向以p-n 结为基础的半导体全透明光电器件的研究开发。1997年Kawazoe等人发表了 关于P型透明导电CuAlO2薄膜的研究报告(Hiroshi Kawazoe,Masahiro Yasukawa,Hiroyuki Hyodo·P-type electrical conduction in transparent thin films of CuAlO2·Nature,1997,389(30):939~942),至此CuAlO2作为 一种天然的p型TCO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了CuAlO2粉体,包括固相 反应法(Banerjee AN,Maity R,Chattopadhyay KK.Mater Lett 2003;58:10-3.)、离子交换法(Dloczik L,Tomn Y,Konenkamp R, Lux-Steiner MC,Dittrich TH.Thin Solids Films 2004;451-452: 116-119.)、水热法(Shahriari DY,Barnabe A,Mason TO,Poeppelmeier KR. Inorg Chem2001;40:5734-5.)、溶胶凝胶法(Deng Z,Zhu X,Tao R,Dong W,Fang X.Mater Lett 2007;61:686-689.)、化学气相沉积法(H.Gong,Y. Wang,Y.Luo,Appl.Phys.Lett.76(2000)3959.)等。以上方法或是对 设备要求较高,操作复杂并且成本高,或者就是工艺复杂,周期长,重复性 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成本低,而且操作 简单、反应周期短的CuAlO2粉体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一:首先将分析纯的一水乙酸铜加入乙二醇中配制成Cu2+浓度为 0.1mol/L~0.5mol/L的蓝色透明溶液,所得溶液记为A;
步骤二:然后向A溶液中加入分析纯的九水硝酸铝,使得(Cu2+)∶(Al3+)=1∶1 的摩尔比,并不断搅拌,同时加入摩尔分数为0.5%~1.0%的HCOOH试剂,搅 拌下调节pH值为2.0~4.0,形成均匀的前驱物溶液B;
步骤三:将上述B溶液放入干燥箱在80℃~120℃干燥8h~12h,使其形 成干凝胶,将干凝胶用玛瑙研钵研细后待用;
步骤四:将研细的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1100~1200℃,煅烧3~5h, 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CuAlO2粉体。
采用溶液法制备得到了CuAlO2粉体,该方法不仅制备成本低,而且操作 简单、反应周期短,整个制备过程无需昂贵的真空装置,所以该方法能够低 成本高效的得到CuAlO2粉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uAlO2粉体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图2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uAlO2粉体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SUB>2</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SUB>2</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CuAlO<sub>2</sub>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红外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制备p型CuAlO<sub>2</sub>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sub>2</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调节CuAlO<sub>2</sub>陶瓷电导率的方法及CuAl<sub>1-x</sub>Y<sub>x</sub>O<sub>2</sub>陶瓷制备方法
- 基于氧化镓/CuAlO2异质结日盲型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 一种氮掺杂CuAlO<sub>2</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CuAlO<base:Sub>2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