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025.X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芳;常新红;曹巧利;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22 | 分类号: | A01N43/22;A01N41/1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多杀 霉素 氟虫双酰胺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多杀霉素和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多杀霉素,英文通用名Spinosad,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对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无内吸作用。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对刺吸式害虫和螨类的防治效果较差。对捕食性天敌昆虫比较安全,因杀虫作用机制独特,目前尚未发现与其他杀虫剂存在交互抗药性的报道。对植物安全无药害。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氟虫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bendiamide,化学名称为3-碘-N′-(2-甲磺酰基-1,1-二甲基乙烷基-N-{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0-甲苯基}邻苯二酰胺,分子式为C23H22F7IN2O4S。属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激活兰尼碱受体细胞内钙释放通道,导致贮存钙离子的失控性释放。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作用于昆虫细胞兰尼碱(Ryanodine)受体的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有广谱防效,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非常适宜于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 的防治。对幼虫有非常突出的防效,对成虫防效有限,没有杀卵作用。渗透植株体内后通过木质部略有传导。耐雨水冲刷。
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连续使用后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次数多将会加重环境污染。而不同组分进行复配,能有效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杀霉素和氟虫双酰胺的复配及应用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农药生产的需要,充分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降低农用成本并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提出了复配的含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剂,有效活性成分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40∶50~1。
所述的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重量百分比为5~30∶40~5。
所述的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重量百分比为5~20∶30~5。
所述的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多杀霉素1~40%、氟虫双酰胺1~50%、分散剂3~10%、湿润剂2~10%、填料8~95%。
将多杀霉素原药、氟虫双酰胺原药、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多杀霉素·氟虫双酰胺可湿性粉剂。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多杀霉素1~40%、氟虫双酰胺1~5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填料10~90%。
将多杀霉素原药、氟虫双酰胺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黏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多杀霉素·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多杀霉素1~30%、氟虫双酰胺1~3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增稠剂0.1~2%、抗冻剂0.1~8%、稳定剂0.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原药、湿润剂原药、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多杀霉素、氟虫双酰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多杀霉素·氟虫双酰胺悬浮剂。
所述的含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在蔬菜害虫上的防治。
所述的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 菜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潜叶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菜田复合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鸡腿菇圆柱形立体栽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