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9270.0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阎雪峰;成海宝;李为;纪松山;展京乐;郭琳;李小荣;曹世奇;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4 | 分类号: | B21B31/04;B21B3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机架 压下 结构 设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领域,是两辊冷轧管机的一种结构、组成、布置形式,确切讲是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轧管机的轧机机架多为开式,即牌坊的上部是开口,由上横梁连接,其强度和刚度较闭式机架小,在轧制过程中,管坯作用于轧辊的全部压力最后都为机架所承受,机架受力后产生变形较大,将直接影响到轧管精度,此外,现有的压下装置是采用每个轧辊单独压下,一个机架需要两个压下装置才能完成压下调整,每个压下装置单独调整,不能保证左右压下量的一致,其压下量不易进行精确控制,调整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它可靠性强、保证轧管精度,压下装置调整简单准确,维护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机构包括第一牌坊、第二牌坊、设置于第一牌坊、第二牌坊窗口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轧辊和下轧辊一上一下,上轧辊和下轧辊轴心连接线与一条垂直线重合,压下装置水平固定在上轧辊的上方和第一牌坊和第二牌坊窗口的下方;压下装置随上轧辊轴承座上下移动调整辊缝,实现轧辊的压下调整;压下装置中央平面与轧机牌坊窗口平面垂直。
所述的压下装置包括:左斜楔、右斜楔、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左螺母、右螺母和螺杆,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一上一下使两外侧面平行,下支撑板左端和右端各有一段斜楔面,左斜楔和右斜楔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构成的腔体的左端和右端以相反的方向插入与对应的斜楔面楔合, 腔体贯穿有螺杆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中部有一开口,开口两端各有一个螺母嵌入槽,两个螺母分别嵌入左右槽内,衬套套进支撑柱内与两支撑柱端平齐,支撑柱固定在开口内,螺杆通过左斜楔内孔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构成的腔体穿过,再从另一端的右斜楔的内孔穿出,在左斜楔的内孔通道上有左螺母, 在右斜楔的内孔通道上有右螺母,螺杆分别与两个螺母、左螺母和右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的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构成的腔体两端的左螺母和右螺母为反螺纹布置,螺杆推进,左螺母和右螺母带动左斜楔向右移动,右斜楔向左移动,由于下支撑板与两个上轧辊轴承座配合,下支撑板只能随上轧辊轴承座上下移动调整辊缝。
所述的调整辊缝的调整量由刻度盘读出。
本发明的有益结果是,它提高了轧机机架的强度与刚度,轧机机架变形小,保证了轧制精度;轧辊压下调整准确可靠,其结构简单可靠,维护方便,提高了轧制精度与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轧机机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轧机压下装置示意图;
图3是压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牌坊;2、第二牌坊;3、上轧辊;4、下轧辊;5、压下装置;6、轧机牌坊窗口平面;7、左斜楔;8、左螺母;9、上支撑板;10、下支撑板;11、螺杆;12、右斜楔;13、右螺母;14、压下装置中央平面;15、螺母;16、支撑柱;17、衬套;18、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闭式机架压下机构,包括第一牌坊1、第二牌坊2、设置于第一牌坊1、第二牌坊2窗口的上轧辊3和下轧辊4,上轧辊3和下轧辊4一上一下,上轧辊3和下轧辊4轴心连接线与一条垂直线重合,压下装置5水平固定在上轧辊3的上方和第一牌坊1和第二牌坊2窗口的下方。
如图3所示,压下装置5包括:左斜楔7、右斜楔12、上支撑板9、下支撑板10、左螺母8、右螺母13和螺杆11,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一上一下使两外侧面平行,下支撑板10左端和右端各有一段斜楔面,左斜楔7和右斜楔12从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构成的腔体的左端和右端以相反的方向插入与对应的斜楔面楔合, 腔体贯穿有螺杆11的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中部有一开口18,开口18两端各有一个螺母15嵌入槽,两个螺母15分别嵌入左右槽内,衬套17套进支撑柱16内与两支撑柱16端平齐,支撑柱16固定在开口18内,螺杆11通过左斜楔7内孔从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构成的腔体穿过,再从另一端的右斜楔12的内孔穿出,在左斜楔7的内孔通道上有左螺母8, 在右斜楔12的内孔通道上有右螺母13,螺杆11分别与两个螺母15、左螺母8和右螺母13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