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车辙颗粒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392.X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班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6 | 分类号: | C04B24/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辙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添加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车辙颗粒。
背景技术
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车辙使路面平整度变差,并很快出现网裂、坑洞和坑槽等现象,使路面的损坏严重,影响正常交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车辙颗粒,其能够增加路面承载力和耐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年限,且节约路面整修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抗车辙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复合而成,它们的质量百分比为:低密度聚乙烯60~75%,高密度聚乙烯10~25%,树脂10~20%,岩沥青5~10%,橡胶粉0~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外观呈颗粒状,其与加热后的沥青拌合料搅拌过程中,颗粒在热矿料的碰撞、剪切综合作用下拉丝成塑料纤维,在集料骨架内搭桥交联而形成纤维加筋作用;同时,由于聚合物纤维的存在,使得它在胶结料中形成网状,加强了沥青矿粉胶结料体系相互作用和整体性,进而改性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高了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强度,并达到了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非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低密度聚乙烯65%,高密度聚乙烯12.5%,树脂12.5%,岩沥青7.5%,橡胶粉2.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低密度聚乙烯70%,高密度聚乙烯10%,树脂10%,岩沥青7.5%,橡胶粉2.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低密度聚乙烯60%,高密度聚乙烯25%,树脂10%,岩沥青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低密度聚乙烯75%,高密度聚乙烯10%,树脂10%,岩沥青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低密度聚乙烯60%,高密度聚乙烯10%,树脂20%,岩沥青10%。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低密度聚乙烯60%,高密度聚乙烯15%,树脂15%,岩沥青5%,橡胶粉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岩沥青和橡胶粉按照配比投入螺杆挤出机共混,再通过冷拉条切粒设备切成颗粒即得成品。
使用方法:首先将矿料加热到170~180℃,再将抗车辙颗粒直接投入拌和锅内进行干拌,拌和10~30秒,最后加入热沥青继续搅拌,拌和时间30~60秒,得到改性沥青混合料。
本发明适用于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车辆交汇区域、机场跑道、公交车道、工业地面和集装箱堆放场地等要求承受重载的道路和场地,能够增加路面承载力和耐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年限,从而节约路面整修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万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