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薄形罩面复合增强抗裂纤维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398.7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班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6/06 | 分类号: | C04B16/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薄形罩面 复合 增强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增强抗裂纤维,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薄形罩面复合增强抗裂纤维。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砂浆的防裂抗渗性能、抗冲击性能以及混凝土/砂浆的韧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师采用在建筑薄形罩面中使用单一纤维,虽然采用这种办法可以适当提高混凝土/砂浆的性能,但是仍然达不到建筑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薄形罩面复合增强抗裂纤维,该复合增强抗裂纤维用于建筑薄形罩面里,从而形成混凝土/砂浆纤维加强系统,大大改善混凝土/砂浆的防裂抗渗性能、抗冲击性能,增加混凝土/砂浆的韧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薄形罩面复合增强抗裂纤维,其特征在于,由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复合而成,它们的质量百分比为:玻璃纤维30-45%,聚酯纤维20-35%,异形聚丙烯纤维20-30%,木质素纤维15-2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玻璃纤维:作用在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聚酯纤维:降低混凝土固化过程中的塑性收缩,增加纤维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有效抗击冲击力和控制裂缝。
异形化聚丙烯纤维,如三角形、V形纤维、Y形纤维,异形化能够增加纤维与基体的接触表面,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效粘结,提高增强增韧效果。
木质素纤维:亲水性极佳,其纤维较短,分散后在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的根数多,有效抑制微小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是将高抗拉弹度纤维和低抗拉强度纤维复合配比制成的混合纤维材料,在此复合材料中,各种纤维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组成一种互补的复合加筋体,多种纤维在混凝土/砂浆中的有机配合,从而形成混凝土/砂浆纤维加强系统,大大改善混凝土/砂浆的防裂抗渗性能、抗冲击性能,增加混凝土/砂浆的韧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非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玻璃纤维45%,聚酯纤维20%,异形聚丙烯纤维20%,木质素纤维1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玻璃纤维30%,聚酯纤维20%,异形聚丙烯纤维30%,木质素纤维20%。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玻璃纤维30%,聚酯纤维35%,异形聚丙烯纤维20%,木质素纤维1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玻璃纤维30%,聚酯纤维25%,异形聚丙烯纤维20%,木质素纤维25%。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玻璃纤维40%,聚酯纤维20%,异形聚丙烯纤维20%,木质素纤维20%。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原料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玻璃纤维32%,聚酯纤维23%,异形聚丙烯纤维25%,木质素纤维20%。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按照配比投放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0-60秒后即成成品。
使用方法:首先在混凝土拌合箱内投入沙石,再投入本发明复合增强抗裂纤维,搅拌30秒,最后加入水和水泥,搅拌30-60秒,即可制成纤维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万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中空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