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局域网基站接入系统及智能定向收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472.5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杰;殷勤业;李锋;刘远洋;杨荣;徐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H04W84/12;H04W88/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局域网 基站 接入 系统 智能 定向 收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具体涉及到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基站接入点(AP,Access Point)的系统及 智能定向收发方法。
背景技术
WLAN属于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RF)技术在空中传 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无线终端很好的可移动 性是其相对于布线网络的重要优势之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对无线 局域网通信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据速率、安全性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很 好的提升。
基站接入点AP也称作网络连接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 网,一个AP能够在几十米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在一些应用 密集的区域,往往要设置多个基站接入点,用于提高通信速率;而在一些应 用稀少地区,为了节省投资,又希望一个AP可以覆盖较大的范围。
然而,现有的无线AP采用全向天线进行发送和接收,在功率受限的情况 下,可以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在有限的无线信道资源条件下如何增加系统的 吞吐率也是现有AP应用受限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与无线局域网基站接入点AP连接的智能天线波束切 换控制实现每一帧业务帧定向接收或发送,以克服现有的无线AP采用全向天 线,在功率受限时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实现提高基站接入点AP的覆盖范围 和网络吞吐率,同时解决了AP之间存在基站间干扰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无线局域网基站接入系统,包括智能天线波束切换控制部分、摆放 位置相邻的第一智能天线和第二智能天线,两个智能天线均为可进行波束切 换的正九棱柱天线,且结构相同;智能天线波束切换控制部分由射频接收模 块、A/D转换器以及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构成;第一智能天线与射频接收模 块相连;第二智能天线输出与基站接入点AP模块相连;射频接收模块对来自 第一智能天线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后输出的4路I、Q模拟基带信号经 A/D转换器采样变为4路I、Q数字基带信号,输出到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 该模块采用FPGA对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得到的结 果控制第一、第二智能天线的波束方向,从而使得系统接收/发送的每一个业 务帧都使用定向波束进行接收/发送。
利用上述系统实现智能定向收发的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定向接收和 定向发送三个流程,其中:
系统初始化的流程包括:
(1)系统初始化时,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控制两个正九棱柱的第一、第 二智能天线都工作在全向波束;初始化射频接收模块使其工作在接收状态;
(2)系统初始化时,每隔一定时间间隔通过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改变射 频接收模块的频点,并将不同频点处解调后的基带信号通过A/D转换器,作 为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的输入,此模块实时运算得到不同配置频点下数字基 带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最强的频点极为此基站接入点的频点, 射频接收模块配置至此频点进行后续接收/发送,此频点配置过程只在系统初 始化的时候进行一次;
定向接收一个业务帧的流程包括下述步骤:
(1)初始状态时,使两个正九棱柱的第一、第二智能天线都工作在全向 波束;
(2)当第一智能天线起始检测到有业务帧时,再区别检测该帧是否是由 客户端发起的业务帧,如果该帧是由客户端发起的,则由射频接收模块将该 帧帧头的前一小段时间信号解调成基带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 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对得到的基带数据进行计算后,调整射频增益至合适值,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动增益控制,使系统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在A/D的动态 范围之内,方便进行处理;
(3)接着,在对此帧的后续接收过程中,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切换第一 智能天线的九个波束方向,分别使用九个波束对后续接收到帧的前一小段进 行接收,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接收模块及A/D转换器由基带处理和 控制模块计算第一智能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由此选定具 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方向;
(4)基带处理和控制模块调整第二智能天线的波束方向为最大接收信号 强度方向,第二智能天线将其对应的波束作为此帧接收的最终方向,把该业 务帧接收至基站接入点AP模块,由AP模块对此帧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长U型管的弯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轧管机机盖的打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