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质多层纳米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9553.5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戴广乾;王飞;徐可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质 多层 纳米 金属 薄膜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晶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提供了一种同质多层纳 米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晶粒尺寸在100nm以内的单相或多相金属材料称为纳米金属材料。因 其具有一系列与粗晶材料迥异的力学性能,一直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 研究。纳米金属一般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硬度,且疲劳强度、抗摩擦性也 优于同等成分的粗晶金属。
纳米材料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材料使用,还必须要求其具有一定的 塑性,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但是直到2003年,已有的文献表明,几乎 所有的纳米金属材料,甚至那些在粗晶情况下具有很好塑性的纳米材料, 都具有很低的塑性。
通常认为限制纳米材料塑性的三个主要原因是:加工制备缺陷(微孔隙 等);拉伸过程的不稳定性;裂纹的形成及剪切的不稳定。正因为很难获 得高强韧的纳米金属材料,近年来对提高纳米材料韧性的研究越来越多。
合理的晶粒分布是获得高强韧纳米材料的一个有效途径。原因可能是 小尺寸晶粒的强化作用使得材料可以保持高强度,而大晶粒中通过位错的 塞积,可以使形变强化能力提高,从而有利于材料的均匀塑变。通过协调 它们作用的大小,可以期望获得一个最佳的性能配合。目前的实验和研究 中,获得不同尺寸晶粒分布的方法通常有:控制球磨时间;再结晶和二次 再结晶;以及应力诱发晶粒长大等。但以上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球磨费时较长,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引入杂质元素;再结晶和应力诱发方 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能有效的控制晶粒尺寸的分布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着一种同质多层纳米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 法。薄膜完全由同种单一元素构成,并呈现粗晶层和细晶层交替更迭的多 层结构。该工艺制备的薄膜结构致密,粗细晶粒界面层明晰,可以很容易 通过控制不同层薄膜厚度控制粗细晶粒的比例,从而为制备力学性能可控 的单相纳米晶材料提供可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在工 业上实现和推广。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在磁控溅射镀膜过程中,如果采 用连续沉积工艺,由于镀膜过程中温度的升高,晶粒很容易长大;而采用 间歇沉积工艺,由于薄膜生长始终处于较低温度,晶粒则相对细小。将连 续沉积和间歇沉积这两种工艺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并通过溅射过程转速、 偏压等实验参数的调整,则可以实现粗细晶粒层的交替更迭,从而使同质 薄膜的呈现“多层”的结构特征。
该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将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分别用丙酮和酒精超声清洗15~30分钟,经电 吹风吹干后,放入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基片台上,将需要溅射的金属靶 材安置在靶材座上,打开直流脉冲电源,在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上进行交 替粗晶层与细晶层溅射沉积;
细晶层的制备采用间歇沉积方式,每沉积1~2min,暂停溅射3~5min, 同时对基片台进行旋转,并施加80~100V的负偏压,得到晶粒细晶层;
粗晶层的制备采用连续沉积镀膜方式,连续沉积时间为5~30min,得 到粗晶层,然后暂停溅射10~30min,待薄膜完全冷却,再进行下一细晶 层的制备,
重复交替进行细晶层与粗晶层的制备,得到同质多层纳米金属薄膜材 料。
金属靶材采用铜、银、金、铁、铝、镍、钛、钨、钼、钽及不锈钢常 见金属材料。
薄膜中粗晶和细晶数量的比例,通过镀膜过程中粗细晶粒层的厚度比 例进行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同质多层纳米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交替使用 了磁控溅射连续沉积和间歇沉积这两种工艺。该方法制备的薄膜材料,完 全由同种单一元素构成,并呈现粗晶层和细晶层交替更迭的多层结构;薄 膜结构致密,粗细晶粒界面层明晰,可以很容易通过控制不同层薄膜厚度 控制粗细晶粒的比例,从而为制备力学性能可控的单相纳米晶材料提供可 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在工业上实现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沉积金属Cu薄膜断面扫描电镜微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续沉积金属Cu薄膜表面扫描电镜微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同质多层纳米晶Cu薄膜(三层)断面扫描电镜微观结构示意 图。
图4为同质多层纳米晶Cu薄膜(三层)表面透射电镜微观结构示意 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放电绝缘台
- 下一篇:舞台灯、舞台灯校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