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730.X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枭;郝映非;陈睿夫;鲍佩生;孙改焕;徐莲秋;赵雪辰;刘栋;徐鑫;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枭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车辆散料装卸设备,特别涉及安装于翻车机平台上的一种缓冲定位器。
背景技术 缓冲定位器作为一种安装于翻车机平台上使溜放至翻车机平台的重车停止定位的设备,主要应用在港口、钢铁企业和电力企业老式“O”型翻车机中。缓冲定位器由支座、摆动导轨、滑靴、升降凸轮机构、电机传动系统、复位弹簧、缓冲器组成。摆动导轨后端铰接在支座上,支座以螺纹连接在翻车机平台的腹板上,滑靴套装在摆动导轨上,可沿摆动导轨滑动,摆动导轨下面支撑在升降凸轮机构的凸轮踏面上,由电机传动系统驱动升降凸轮机构实现摆动导轨的升降摆动,升起位置时接车,下降位置时车辆可以通过。
上述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分述如下:已有缓冲定位器中的升降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形状为一偏心圆,即凸轮的圆心与带动凸轮旋转的传动轴的圆心不同心,这样当摆动导轨与凸轮的高位和低位运动时,凸轮上的高位和低位为一非稳定点,造成摆动导轨摆动不到位或过位。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摆动导轨的高低极限位置加一机械止挡,到位后靠机械止挡强行定位,机械结构容易受到损坏。缓冲定位靠液压缓冲器实现,重车的动能通过液压缓冲器节流作用转化为油液的热能,对于频繁使用的场合,液压缓冲器中油液温升使密封件老化加剧,液压缓冲器漏油情况非常普遍,这种缓冲定位器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不仅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既能防止机器工作时受损,又运行安全可靠,而且具有便于维修、使用方便的一种缓冲定位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缓冲定位器包括支座、摆动导轨、滑靴、升降凸轮机构、电机传动系统、复位弹簧、缓冲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滑靴与摆动导轨的滑动接触面的滑靴面上装设随形摩擦块;所述的升降凸轮机构中的凸轮,与摆动导轨运动高、低位置相对应,将凸轮的形状由两段半径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弧及过渡曲线构成,且其圆心与电机传动系统中传动轴的中心重合。
所述的随形摩擦块横断面是反“V”形、圆弧形或是方形。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翻车机平台上对应滑靴缓冲行程的末端装有安全缓冲器。综以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由于在摆动导轨和滑靴之间采用随形的摩擦块,以这种摩擦方式实现缓冲,可靠性高,寿命长,完全解决以往缓冲定位器运行不可靠问题和泄露。
2、通过由两段半径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弧及过渡曲线构成凸轮实现摆动导轨的升降,升降凸轮在一定角度内过位保证摆动导轨高度不变,定位准确,不会因过位对机械结构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简图
图中:1、复位弹簧2、支座3、滑靴4、摆动导轨5、电机传动系统,6、凸轮7、传动轴8、缓冲器9、摩擦块10、翻车机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安装在“O”形翻车机平台10上的缓冲定位器,其结构包括:支座2、摆动导轨4、滑靴3、升降凸轮机构、电机传动系统5、复位弹簧1、缓冲器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滑靴3与摆动导轨4的滑动接触面的滑靴面上装设横断面为反“V”形随形摩擦块9;所述的升降凸轮机构中的凸轮6,与摆动导轨4运动高低位置相对应,将凸轮6的形状由两段半径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弧及过渡曲线构成,其圆心与电机传动系统5中传动轴7的中心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枭,未经王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QL数据库的机顶盒数据存储方法
- 下一篇:像素结构与其修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