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硝唑/硝酸咪康唑/新霉素复方阴道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9746.0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凯;张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6 | 分类号: | A61K31/7036;A61K31/4164;A61K31/4174;A61K9/02;A61P15/02;A61P31/04;A61P31/10;A61P3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硝唑 硝酸 咪康唑 新霉素 复方 阴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替硝唑/硝酸咪康唑/新霉素复方阴 道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替硝唑具有抗原生动物和专性厌氧菌作用,对原生动物如阴道毛滴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兰伯氏贾第虫均有抑制作用,对大多厌菌和脆弱拟杆菌、 黑色素拟杆菌、其他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真菌、梭形杆菌、阴道嗜血 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韦学氏球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适用于滴虫 性阴道炎及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目前有单方栓剂应用。
硝酸咪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真菌,尤其是念珠菌有抗菌作用, 对某些革兰阳性细菌也有抗菌力。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 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用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 重复感染。目前有单方栓剂应用。
硫酸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本品对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敏 感株)、棒状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 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各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等活性差。铜绿假 单胞菌、厌氧菌等对本品耐药。细菌对链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庆大霉 素间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新霉素全身用药有显著肾毒性和耳毒性,故目 前仅限于口服或局部应用。
目前替硝唑和硝酸咪康唑均有栓剂上市,而硫酸新霉素未见在栓剂的 使用,且尚未见将三者联合制备成栓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替硝唑、硝酸咪康唑和硫酸新霉素栓剂, 该栓剂具有合适的pH值;可以更有效的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 阴道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替硝唑、硝酸咪康唑和硫酸新霉 素栓剂,由治疗有效量的药物、栓剂基质、酸化剂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替硝唑、硝酸咪康唑和硫酸新霉素 栓剂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替硝唑 5-25wt%
硝酸咪康唑 2-15wt%
硫酸新霉素 0.24-1wt%
栓剂基质 60-82wt%
酸化剂 1-20wt%
所述替硝唑/硝酸咪康唑/硫酸新霉素栓剂基质包括半合成脂肪酸甘油 酯、氢化植物油、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脂、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甘 油明胶单独使用或二者及三者合用。所述的酸化剂包括各种无机酸和有机 酸,如乳酸或磷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替硝唑/硝酸咪康唑/硫酸新霉素栓剂制备方法,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处方量基质及酸化剂加热熔融,待温度至60℃,加 入已过80目筛的替硝唑、硝酸咪康唑和硫酸新霉素细粉,迅速搅拌至将凝 固,注入栓膜中,凝固,刮平,取出包装,或直接注入双铝铂栓剂袋中,即得。
本发明制成的替硝唑/硝酸咪康唑/硫酸新霉素阴道栓剂组方科学、新 颖。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既克服了口服用药引起的胃 肠不适,又方便患者用药,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 对制备环境无特殊要求,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替硝唑/硝酸咪康唑/新霉素阴道栓的体外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为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办法,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替硝唑 500mg
硝酸咪康唑 100mg
硫酸新霉素 20mg
氢化植物油 1850mg
乳酸 50mg
将处方量基质及酸化剂加热熔融,待温度至60℃,加入已过80目筛的 替硝唑、硝酸咪康唑和硫酸新霉素细粉,搅迅速搅拌至将凝固,注入栓膜中, 凝固,刮平,取出包装,或直接注入双铝泊栓剂袋中,即得。
实施例2
替硝唑 250mg
硝酸咪康唑 100mg
硫酸新霉素 10mg
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 1600mg
磷酸 60m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