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正导向锁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9755.X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树杰;大连七颗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 导向 锁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颅脑外科在颅脑开孔处设置到颅内的导向器,便于伸入颅内的操作器械通过该导向器的导向管伸入到颅内。
背景技术
随着颅脑穿刺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对其所用的专用器械也不断地进行改进。如在1998年3月26日发明专利公报上公开的一种(颅内置管装置)其主要技术内容是:它包括有定向管、通条、引子和脑管,其中定向管为内径相同的导管,其外部设有径向固定在导管外壁上的手柄,前端导管与手柄相邻的体外区外经大于与之相连的植入区外经,该植入区导管长度稍大于头皮与颅骨厚度之和。它的不足之处是固定长度的导管植入区不能随着头颅上不同部位的头皮与颅骨厚度变化而改变,导致导管固定不牢固或过深,另外单一的直型管道的导管对弯形脑软管的植入有一定的局限性。头颅开孔的直径必然大于定向管外经,设置时,定向管相对与开孔固定,如何确定定向管正确方向,定向管发生偏离如何随时判断,并能够及时校正,现有的定向管结构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植入区长度可调的有适合直、弯两种脑软管置入及可以根据出血靶点实时调整植入方向的校正导向锁孔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校正导向锁孔器,它包括有导管,导管一段为外区,另一段为植入区,外区段外面开有螺纹并配合有限位螺母和活动螺母,活动螺母朝向导管植入区的端部为光滑的锥面或锥形或锥形曲;导管植入区前端为断面开口,断面为与外侧面之间有光滑的过渡面,或者导管植入区前端封闭外形呈顿头,开口设在导管植入区前部的侧面。最好还有至少两块板沿径向连接在导管外区,并且至少两块板相互交叉。至少两块板交叉中,至少一块板与导管外区固定连接,另外至少一块板与导管外区转动连接。带有的至少两块交叉的板,也称作径向板,至少两块径向板,形成两个相交面的径向板;也可以是三块径向板,其中两块在同一个平面,另一块与前两块相交,形成两个相交面的径向板;还可以是四块径向板,其中各两块在同一个面,两个面相交,相交线与于钻头轴线同线。这三种情况及其他多种情况下,在两个相交平面中,还可以是一个相交面的径向板与导管外区固定,另一个相交面的径向板与导管外区过渡配合转动连接,相对导管外区转动,改变与其相交的径向板相对的夹角,来对应血肿中心在头部表面投影线的交叉的夹角。
本发明主要是导管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其上设有与该处螺纹相吻合的活动螺母,该可卡在头皮外的活动螺母能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植入区进入颅内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入及头颅不同部位手术的需要,使之不会因植入过长而伤及颅骨下面的脑组织,也不会因植入过短而导致固定不牢而影响操作,最后活动螺母朝向导管植入区的端部为光滑的锥面或锥形曲面,以便将其部分嵌入头皮及颅骨内,使导管固定牢靠,另外还有止血作用。如果与导管外区连接的面板,是通过圆管套连接的,圆管套对应可以配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为使已调好的活动螺母位置固定不变,最好在活动螺母与固定螺母之间设有与导管上外螺纹相啮合的限位螺母。导管前部为与体外区连为一体的植入区,其光滑的外壁上最好设有刻度,以便显示该导管进入颇内的深度。本发明根据其植入区上的开口位置不同分为直向管和侧向管。其中,直向管的导管植入区上的开口设在导管的前端,使管内的通道呈直通形;侧向管的导管植入区前端封闭外形呈钝头,开口设在导管植入区前部的侧壁上,使管内的通道前端有折弯,以便于弯形脑软管的置入。与上述两种导向管配合使用的管芯虽然都是由外径小于导管内径的金属杆和后端设有大于导向管内径的后座组成,但具体结构也有所不同。直向管管芯比导向管长,且伸出管外的前端为不损伤脑血管和对脑组织损伤小的钝头。侧向管管芯全部位于导管内,前部有与导向管内折弯相对应的折弯,其位于开口处的端面不凸出于开口的外缘。这时,最好在该管芯底座上设有与导管植入区开口处对应的方向标志。另外管芯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内有轴向通孔空心的,以便经由该通孔导入或导出某种器械和物质。
另外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
1、径向的板可以与导管或管芯动配合或过渡配合连接,板可以围绕导管同一中心轴转动,调整径向的板之间的夹角与交叉线一致,保持交叉的板投影线重叠覆盖在交叉线,就可以方便向血肿靶点方向实时校正导管植入。这些交叉线是血肿所在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在头部表面冠状线、水平线、矢状线相互的交叉线,也可以是血肿所在其他面在头部表面交汇线相互交叉线及与冠状线、水平线、矢状线相互的交叉线。
2、导管植入区的长度可根据不同人或头颅上不同部位的头皮及颅骨厚度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树杰;大连七颗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孙树杰;大连七颗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生成精确负载时序库的方法
- 下一篇:燃气调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