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脉管炎和静脉曲张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948.5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关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屹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9/00;A61P9/1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脉管炎 静脉曲张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和静脉曲张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脉管炎是东北常见周围血管病。脉管炎全称为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是由于肢体中小动脉血栓闭塞引起血管炎症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多发生在20~40岁之间的青年,且男女患病比例为29∶1。主要累及小腿部的胫前、胫后、足背几组动脉,严重时可向上累及股动脉,甚至四肢血管全部受累。由于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供不足,可以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间歇性跛行、组织营养障碍甚至坏死等多种损害,会严重危害机体健康。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站立、久坐、遗传,口服避孕药及妊娠也很容易导致静脉曲张。我国约有25-40%女性、20%的男性患有此病。据统计,每年有3万以上的周围血管病患者被截肢,且呈递增趋势。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中医中药、血管扩张药、抗生素和镇静药、降低血粘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手术治疗:只是对本病所造成的缺血,促进或重建肢体动脉供血,来改善或消除因缺血所引起的后果。手术费用昂贵,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传统的药物治疗,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服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脉管炎和静脉曲张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脉管炎和静脉曲张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脉管炎和静脉曲张的中药,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的:
当归5~15份、 牛膝1~8份、
玄参3~10份、 金银花5~15份、
水蛭1~2份、 甘草1~5份、
石斛1~7份。
上述的治疗脉管炎和静脉曲张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的配比,将当归、牛膝、玄参、金银花、水蛭、甘草和石斛配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五倍量水煎煮3小时,过滤,第二次加三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以上,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灌装入胶囊。
药用辅料(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是指在制剂处方设计时,为解决制剂的成型性、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加入处方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药用物料的统称。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从众多的中药中,筛选出六味中药,科学配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物辅料的添加,是便于制粒,成型,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制剂,筛选适宜的药用辅料及其用量,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常规知识。常用的药用辅料有:淀粉、糊精、乳糖、明胶、乙醇、甘油、壳聚糖、凡士林、丙二醇、硬脂酸镁或微晶纤维素等等。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如下:
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牛膝:【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
玄参:【性味归经】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水蛭:【性味归经】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石斛:【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肺;肾经;【功能主治】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
本发明对脉管炎和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一)一般资料:
脉管炎:196例 病史10~20年。
静脉曲张:234例 病史8~15年。
(二)诊断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屹明,未经关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