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程序温度调控的繁茂膜海绵组织人工培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0041.0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曹恒;曹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程序 温度 调控 繁茂 海绵 组织 人工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利用程序温度调控繁茂膜海绵组织人工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按如下步骤操作:
(1)繁茂膜海绵的预处理:取处于复苏期的繁茂膜海绵,将海绵表面泥沙和附着生物除去、洗净后,室温条件下,放入海绵缸中预养,暂养过程使用沙滤天然海水,暂养6-9天,每2-3天换水1次;
(2)繁茂膜海绵的固定和基本培养条件:选取质量在1-4g的健康洁净的繁茂膜海绵组织,采用“十字法”用细线将海绵组织固定在玻璃培养皿的表面;将固定好的海绵放入玻璃缸中,沙滤天然海水养殖,每10升的沙滤天然海水中可放置总持量为10-20g的海绵组织,通过气泵充空气,喂食金藻,无阳光直射的自然光照条件下,一周换水2-3次;
程序温度调控方法:从开始培养时起将沙滤天然海水的温度设定为15-17℃,每隔两天上调0.8-1.2℃,直至24-26℃后维持8-12天;之后每隔两天下调0.8-1.2℃,一直降到15-17℃;之后每天降1.8-2.2℃,一直降到0-2℃,完成了繁茂膜海绵的一个自然条件下一年的生长周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实验室的条件下人工调控海绵一年的生长周期,可随时采集不同时期的海绵组织用于生产或研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缸里放置加热棒,玻璃缸外是冷水循环系统;用温度计显示玻璃缸中沙滤天然海水的水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气泵的充气强度为1-2L air/L sea water/min;步骤(2)中每10升的沙滤天然海水中每天喂食1ml的金藻藻液,折合成金藻藻粉为0.02-0.04g。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苏期的繁茂膜海绵是,于三月中旬海绵开始处于复苏期时,去大连凌水桥潮间带地区野外采集的海绵;采集时,选择表面污泥较少、颜色较鲜艳,体表相对平坦的海绵,将海绵从礁石上剥离后,立即放入盛有天然海水的小桶内,带回实验室。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海绵表面泥沙和附着生物除去过程为,海绵组织采集回来后在1L沙滤天然海水中加一支2ml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浸泡海绵组织,用镊子轻轻地除去海绵表面的赃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0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