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0204.5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成;张艾群;金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14 | 分类号: | B63G8/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双向 排油式 浮力 调节 装置 | ||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皮囊(5)、直流电机(9)、电磁阀(11)、单向阀(16)、双向齿轮泵(19)、艉部端盖(24)及外皮囊(26),所述艉部端盖(24)与水下机器人筒体密封连接,外皮囊(26)安装在艉部端盖(24)的外侧;所述内皮囊(5)、直流电机(9)、电磁阀(11)、单向阀(16)及双向齿轮泵(19)分别安装在水下机器人筒体内,内皮囊(5)通过管路与由直流电机(9)驱动的双向齿轮泵(19)相连接;所述电磁阀(11)及单向阀(16)通过管路并联连接于双向齿轮泵(19)与外皮囊(26)之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艉部端盖(24)的内侧、水下机器人筒体内通过多根艉部拉杆(22)连接有固定板(8),内皮囊端盖(3)通过内皮囊套筒(4)与固定板(8)相连,所述内皮囊(5)的开口端安装在内皮囊端盖(3)上、通过内皮囊套筒(4)压紧固定,内皮囊(5)的另一端设有对其运动导向的内皮囊活塞(7)。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囊端盖(3)的表面周向设有O型圈槽,内皮囊(5)的开口端沿径向向内延伸,该延伸部容置于所述O型圈槽内,内皮囊套筒(4)位于内皮囊(5)的外面、压紧内皮囊(5),内皮囊套筒(4)的两端分别与内皮囊端盖(3)及固定板(8)相连接;所述内皮囊活塞(7)固接于内皮囊(5)的底部、与内皮囊(5)连动,内皮囊活塞(7)的开口向外延伸并抵接于内皮囊套筒(4)的内壁。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囊端盖(3)上分别开有第一油口(27)及排气口(28),第一油口(27)上安装有通过管路与双向齿轮泵(19)连接的第一可调向弯头(1),排气口(28)上设有排气阀(2)。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上安装有直流电机(9),直流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与双向齿轮泵(19)相连接。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囊活塞(7)上设有直线电位计(6)。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1)通过电磁阀固定板(10)安装在固定板(8)上。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囊(26)通过外皮囊固定件(25)安装在艉部端盖(24)上,艉部端盖(24)上开有第二油口(29),该第二油口(29)的一端与外皮囊(26)相通,另一端设有第二直通管接头(23)。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囊(26)的开口处沿径向向内延伸,延伸部镶嵌在艉部端盖(24)上开设的O型密封圈槽内,外皮囊固定件(25)在外皮囊(26)开口处的外部将外皮囊(26)压紧于艉部端盖(24)。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用双向排油式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齿轮泵(19)上分别设有第四可调向弯头(17)及三通管接头I(20),单向阀(1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五可调向弯头(15、18),电磁阀(11)上分别设有第一直通管接头(12)及第二可调向弯头(13),其中双向齿轮泵(19)上的第四可调向弯头(17)通过管路与内皮囊(5)相连接,三通管接头I(20)的第三个接头(c)与双向齿轮泵(19)相连,第一个接头(a)通过管路与单向阀(16)一端的第三可调向弯头(15)连接,单向阀(16)另一端的第五可调向弯头(18)通过管路与位于水下机器人筒体内的三通管接头II(21)上的第一个接头(d)连接,三通管接头II(21)的第二个接头(e)通过管路与外皮囊(26)连接;三通管接头I(20)的第二个接头(b)通过管路与电磁阀(11)上的第二可调向弯头(13)连接,电磁阀(11)上的第一直通管接头(12)通过管路与三通管接头II(21)的第三个接头(f)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2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上网笔记本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焊接电源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