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波和模式识别的流体输送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0268.5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海;冯健;张化光;吴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式识别 流体 输送 管道 泄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小波和模式识别的流体输送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 ARM处理器、局域网及GPS全球定位校时系统;流体输送管道两端的泵站由首站和末站组成, 分别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与ARM处理器相连;GPS输出端与ARM处理器 相连;首末站通过高速局域网交换实时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管道两端的压力数据;
步骤2、将采集的压力数据传递给ARM处理器,利用泄漏检测模块确定泄漏点位置:采 用斜率法判断流体输送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利用小波算法,确定泄漏点位置;
步骤3、如果定位泄漏点不在管道两端,则利用神经网络模块对泄漏曲线进行再判断, 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3-1:将出现拐点的曲线的拐点位置设置在需要判断总时间长度的1/5处,利用小 波变换对实时压力序列进行消噪,并将实时压力序列绘制成压力曲线,按坐标将压力曲线分 割成40*20的网格;
步骤3-2:对40*20的网格进行逐格判断,如果网格内存在数据点,则标记该网格为1, 否则标记为-1,得到表示该压力曲线的矩阵;
步骤3-3:确定泄漏发生时的曲线、正常情况的曲线和工况调整的曲线,利用步骤3-1 和步骤3-2进行处理得到矩阵,将这些向量作为特征向量赋给网络,得到网络权值,这些向 量作为目标向量,形成目标向量数据库;
步骤3-4:将疑似泄漏曲线,对首端和末端两条压力曲线按照步骤3-1至步骤3-3的方 法进行处理,将处理得到的向量赋予网络运行,根据网络收敛的结果,确定网络属于正常、 泄漏和工况调整中的哪种情况;
步骤4:上位机显示处理结果,如为泄漏,则产生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