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有机污染物在线富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0337.2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梅;何川先;林忠胜;姚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有机 污染物 在线 富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可以进行采样、富集、洗脱、 在线浓缩、自动进样等步骤的水体有机污染物在线富集系统。
背景技术
存在于海水中的超痕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PAHs),多氯联苯类 (PCBs)和有机氯农药类(OCPs)等,虽然其含量很低,但是长期处于这种环 境中对生物存在毒害作用,同时这种毒害作用还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而放大,因 此就需要随时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进行监测。而现在需要对待测海水进 行监测时,需要人工进行采样,然后将样品水体通过富集装置进行富集,富集 后进行洗脱工序,洗脱后的水体取出后,放入容器中进行浓缩,最后将浓缩好 的水体样本按照一定的体积一次投放入检测仪器进行分析,整个过程无法有机 地连接为一体,需要操作者频繁地取样、投放,工作量极大,而且还耗费了大 量的时间,而且在检测不用的样品时工作量更大、时间更长,现在还没有一种 可以将如上述的采样、富集、洗脱、在线浓缩以及自动进样等步骤实现一次性、 连续的自动化处理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操作 方便,可实现模块化、自动化监测,有机地将检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各个步 骤融合为一体的,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和时间的水体有机污染物在线富集系统。
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包括采集装置1,采集装置1与富集装置2连通, 富集装置2与洗脱装置36相连,富集装置2的出口端与在线浓缩装置3的入口 相连,在线浓缩装置3与自动进样装置4连通。;
所述的采集装置1由串联在一起的前级过滤器5、二级过滤器6和计量泵(7) 组成,计量泵7与富集装置2的入口连通;
所述的计量泵7与第一三通电磁阀8相连通,第一三通电磁阀8还与第二 三通电磁阀9、第三三通电磁阀10相通,在第二三通电磁阀9与第三三通电磁 阀10之间设置有预热器11,第二三通电磁阀9的剩余通路与外界相通;第三三 通电磁阀10还与第四三通电磁阀12连通,第四三通电磁阀12接富集柱13,富 集柱13通过第五三通电磁阀14与在线浓缩装置3相连,第五三通电磁阀14的 剩余通路与外界相通;
第四三通电磁阀12还通过连接头17与洗脱液容器18连接,且在洗脱液容 器18与连接头17之间还设置有截止阀19和洗脱泵20;
所述的在线浓缩装置3包括与自动进样装置4相连通的浓缩容器21,在浓 缩容器21内设置有壁挂式冷凝带22,通过微型真空泵23与浓缩容器21相连的 冷凝管24的下方盛接有溶剂回收容器25;
浓缩容器21还与第七三通电磁阀26相通,第七三通电磁阀26通过洗脱泵 20与外界连通,第七三通电磁阀26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洗脱泵20和连接头17之 间的第八三通电磁阀27相通;
所述的自动进样装置4包括与浓缩容器21相连通的第九三通电磁阀28,且 第九三通电磁阀28通过液相横流泵29与六通电磁阀30相连,在六通电磁阀30 上还设置有定量环31;
所述的富集柱13为两个,且其入口端通过第六三通电磁阀15与第四三通 电磁阀12相连通,两个富集柱13的出口端通过连接三通16与第五三通电磁阀 14相连;
所述的洗脱液容器18为三个:纯水容器32、清洗剂容器33和洗脱剂容器 34,与它们相配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截止阀19,且经过洗脱泵20后通过连接头 17与第四三通电磁阀12相连通,所述的连接头17为连接四通。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快捷,可以节省操作者大量的劳动和时间,提高了 工作效率,并且在检测不同的样品时,本系统可以连续运行,无需停机更换设 备;而且由于从采样到最终的进样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人为干涉,本系统全部 可以全自动工作,这样就提高了不用批次样品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各 个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操作,进而实现持久 性的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在线富集;具备广泛的前景,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 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