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油库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0562.6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杰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88/0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油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油库,主要用于化工、建筑、筑路的仓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建造一座油库需要大量的投资,但这些油库均为固定式结构。一旦所在地有什么变化,固定式仓库由于自身重和体积大一般是很难迁移,这就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式油库。该移动式油库主要包括加热系统、储罐,还有卸油和发油系统。上述加热系统包括燃油导热炉(3),燃油导热炉(3)的一端与燃油罐(1)相连,燃油罐(1)与重油罐(2)相连。
上述燃油导热炉(3)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进导热油总管(8)和回导热油总管(7),上述进导热油总管(8)和回导热油总管(7)分别与多个油罐(6)连接,导热油通过进导热油总管(8)进入油罐(6)为油或沥青加热,然后再经回导热油总管(7)将导热油循环重新回到燃油导热炉(3)中。
上述储罐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进油口与进油管(4)相接,出油口与出油管(5)相接。出油管(5)与发车平台(9)相连,而进油管(4)与卸油池(10)相连接。上述卸油池(10)与进油管(4)间设有油泵(11)。
在上述油罐(6)的外围还设防火墙(12)、地磅(13)和控制房(14)。
上述油罐(6)采用拼接式结构,它包括低温罐体(15)和装有上盖(19)的高温罐体(16),高温罐体(16)置于低温罐体(15)内并安装在基座上。所述高温罐体(16)的底部设有内加热排管(21),高温罐体(16)与低温罐体(15)间设有外加热排管(17)。上述低温罐体(15)和高温罐体(16)的罐壁由多个壁板(18)并通过螺栓拼接而成。上述高温罐体(16)内设有浮动抽油管(20),浮动抽油管(20)的下端与沥青出油管相通
本发明具有结构科学合理,所设计的拼接式油罐,拆卸方便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移动油库,与新建油库相比,具有工期短,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油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移动式油库,主要包括加热系统、储罐,还有卸油和发油系统。上述加热系统包括燃油导热炉3,燃油导热炉3的一端与燃油罐1相连,燃油罐1与重油罐2相连。
上述燃油导热炉3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进导热油总管8和回导热油总管7,回导热油总管7和进导热油总管8分别与多个油罐6连接,导热油通过进导热油总管8进入油罐6为油或沥青加热,然后再经回导热油总管7将导热油循环重新回到燃油导热炉3中。
上述储罐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进油口与进油管4相接,出油口与出油管5相接。出油管5与发车平台9相连,而进油管4与卸油池10相连接。卸油池10与进油管4间设有油泵11。
在上述油罐6的外围还设防火墙12、地磅13和控制房14。
参照图2,移动式油库中的油罐6采用拼接式结构,它包括低温罐体15和装有上盖19的高温罐体16,高温罐体16置于低温罐体15内并安装在基座上。所述高温罐体16的底部设有内加热排管21,高温罐体16与低温罐体15间设有外加热排管17。上述低温罐体15和高温罐体16的罐壁由多个壁板18并通过螺栓拼接而成。上述高温罐体16内设有浮动抽油管20,浮动抽油管20的下端与沥青出油管相通。
使用时,卸油池中的油经油泵泵入油罐6,经加热后的油从发车平台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杰,未经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