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糖滤泥制造的生物滤料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0738.8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苍;高文元;李长敏;焦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4B38/00;C04B33/2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糖滤泥 制造 生物 料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多孔陶瓷材料,特别是生物滤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供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和供水量的增加,以及对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已开发研究出了各种水处理滤料,包括石英砂,无烟煤,聚苯乙烯球粒等。由于这类滤料部分存在着造价高或比表面积小等固有缺点,促使研究者不断开发新型滤料来代替。由于陶粒的材料廉价易得,而且具有轻质、多孔、易挂膜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目前生物滤料的研究重点。陶粒滤料内部多孔,比表面积较大,化学和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易于再生便于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工业废渣糖滤泥、废陶瓷为主要原料,以粘土为粘结剂,添加成孔剂,制取生物滤料,及提供一种上述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生物滤料,它含有下列组份,
糖滤泥: 30~35%
废陶瓷: 15~20%
粘土: 40~45%
成孔剂: 5~1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糖滤泥制造的生物滤料一优选技术方案:制备生物滤料的工艺为:
(1)、对糖滤泥进行晾晒,对废陶瓷进行粉碎。
(2)、按上述比例进行配料,球磨,过筛,使其满足粒度要求。
(3)、经模具成型,干燥,烧成,冷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糖滤泥制造的生物滤料一优选技术方案:制备生物滤料工艺,干燥温度为105~110℃,烧结温度为950~1050℃,保温时间为30-6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生物滤料其主要晶相为钙长石和莫来石,钙长石和莫来石的形成,提高了生物滤料的强度。
2、烧成的生物过滤材料的孔径分布在1~5μm,孔隙多且相互贯通,比表面积大,有利于表面静电作用和微孔的吸附作用,可作为很好的生物过滤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配合料的XRD图谱
●代表二氧化硅的衍射峰;
△代表碳酸钙的衍射峰;
★代表高岭土的衍射峰;
图2为制品的XRD图谱
●代表二氧化硅的衍射峰;
△代表钙长石的衍射峰;
★代表莫来石的衍射峰。
图3为制品在放大1500倍下的SEM图,
图4为制品在放大3000倍下的SEM图,
图5为制品在放大4000倍下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将潮湿的糖滤泥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使其水分达到13%以下,存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将回收的废陶瓷洗净,破碎,使其粒度小于1mm。
2、按原料质量比即糖滤泥30~35%∶废陶瓷15~20%,粘土40~45%,成孔剂5~10%进行称量。料与研磨体质量比定为1∶2,加入为料重20~30%的水,然后对糖滤泥,废陶瓷,粘土进行球磨。控制球磨后物料过100目筛。
3、将球磨后的料进行适当脱水后,再加入所称量的成孔剂进行反复揉练,使其达到混合均匀要求,将其陈腐24小时。
4、将陈腐后的泥料通过模具成型,制备出直径为1.0-1.50cm球状生物滤料。在温度105℃~110℃下干燥6小时。干燥后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在950~1050℃下保温30~60分钟完成烧结,然后冷却,制备出生物滤料。
5、所制备的生物滤料经检测其吸水率为30.53%,气孔率为43.033%,抗压强度为3.0MPa。其内部孔径分布在1~5μm,孔隙多且相互贯通,比表面积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