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模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0872.8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橘田英晃;大上雅康;竹本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07 | 分类号: | B29C4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黄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模机 | ||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模机,且具体地涉及具有其中有螺杆轴向滑动地往复运 动的结构的一种注模机。
一种注模机包括缸体和螺杆。该注模机器使螺杆在缸体内递进以将熔融树 脂注入模具内来模制产品。因此,该注模机包括:螺杆进退机构,该机构使螺 杆在缸体内进退;以及螺杆转动机构,该机构使螺杆在缸体内转动,从而将树 脂丸粒引入缸体内并揉捏和熔融所引入的树脂丸粒。
在已知注模机中,例如,中间板通过直线引导件支承在可滑动基部(移动 基部)上;通过轴承支承螺杆后端并转动地驱动螺杆的电动机附连到中间板。 此外,直线运动机构使中间板进退。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80559号
但是,如果支承螺杆并转动地驱动螺杆的电动机所附连的中间板通过直线 引导件在滑动基部上进退,当直线运动机构使中间板进退时,中间板不适当地 前后行进,使螺杆的进退操作不稳定;这是由于中间板在滑动基部上的支承位 置与螺杆和电动机附连到中间板的位置之间有较长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其中有螺杆轴向滑动地往复运 动的注模机。
1.一种注模机,包括:缸体;框架,该框架支承缸体;螺杆,该螺杆设置 在缸体内,螺杆进退机构,该机构使螺杆在缸体内轴向进退;以及螺杆转动机 构,该机构使螺杆在缸体内绕轴转动。
该框架包括:前壁,缸体附连到该前壁;后壁,螺杆进退机构附连到该后 壁;以及侧构件,该侧构件设置在前壁和后壁的侧向相对侧的每侧上以将前壁 和后壁连接在一起。
螺杆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动机和传递装置,该传递装置用于将驱动电动机 的转动传递到螺杆。
引导件设置在每个侧构件上,螺杆进退机构使螺杆转动机构在引导件上可 滑动地往复运动,且螺杆在缸体内往复运动。
2.螺杆转动机构组装在滑动件上,使得驱动电动机的转动驱动轴跨越包含 引导件的平面与螺杆相对地定位。
3.在每个引导件和相应的侧构件之间,设有引导件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 抵抗侧构件的挠曲变形,从而防止挠曲变形传递到引导件。
4.引导件支承结构包括支承引导件的支承件,支承件的相对端固定到相应 的侧构件。
5.在引导件支承结构中,支承件仅在支承件的固定部分处与侧构件接触。
6.注模机还包括:基部框架,在基部框架上装载有框架;基部,在基部上 装载有基部框架;以及基部框架引导件,其设置在基部上以引导基部框架。
注模机中的框架可转动地安装到基部框架上。
引导件设置在每个侧构件上,侧构件设置在前壁和后壁上以将前壁和后壁 连接在一起。螺杆转动件在引导件上可滑动地往复运动。因此螺杆可顺滑地往 复运动。
此外,螺杆转动机构组装在滑动件上,使得螺杆转动机构的驱动电动机的 转动驱动轴跨越包含引导件的平面而与螺杆相对地定位。因此螺杆可更顺滑地 往复运动。
此外,引导件支承结构使支承件仅在支承件的相对端处与侧构件接触。因 此,即使侧构件经受挠曲变形,也可防止该变形传递到引导件。于是,螺杆可 顺滑地往复运动。
引导件设置在每个侧构件上。框架构造成使螺杆转动机构在引导件上可滑 动地往复运动,该框架可转动地安装在基部框架上。因此,可使转动部分小型 化和简化,使得易于进行转动操作。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与 以上给出的总体说明和以下给出的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注模机的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注射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注射装置转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注模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注模机的实施例。图5总体示出注模机 10。
注模机10包括基部50、设置在基部50上的注射装置12、模具夹持装置 14等。
此外,显示装置16和输入装置18设置在注模机10的几乎中心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机械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