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识别标签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0894.4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场俊二;桥本繁;杉村吉康;野上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标签 | ||
相关申请的相交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08年11月17日提交的在先日本申请No.2008-293822的优先权,此处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射频识别(RFID)标签。
背景技术
RFID标签众所周知。例如,RFID标签附接在衣物上。该RFID标签包括气密地封入密封件中的插入物。例如,该密封件由橡胶制成。该插入物包括半导体芯片。RFID标签被配置为根据半导体芯片的工作来发送并且接收预定的无线电信号。一对加强件被嵌入密封件内。该半导体芯片被插入在加强件之间。例如,加强件由塑料制成。
公报1:日本特开平No.61-204788号公报
公报2:日本特开No.2002-366918号公报
公报3:日本特开No.2008-021033号公报
公报4:日本特开No.2005-242723号公报
公报5:日本特开No.2008-046668号公报
公报6:日本特开No.2007-072829号公报
公报7:日本特开No.11-296642号公报
公报8:日本特开No.2006-031089号公报
当清洗衣物或使衣物旋转脱水时,RFID标签由于衣物的扭转、弯曲、缩小或伸长而受到应力。例如,在密封件中产生弯曲应力。加强件被配置为吸收应力。但是,由于加强件独立地吸收应力,因此不允许加强件具有足够的硬度。所以,如果密封件受到比较大的应力,那么半导体芯片就能够被毁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射频识别标签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板状密封件;被封入密封件内的插入物,该插入物包括电子元件以及连接到该电子元件的天线;一对加强件,其分别位于密封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以夹住该电子元件,加强件由比弹性材料更硬的第一材料制成;以及将加强件互相联结的联结件,所述联结件由比弹性材料更硬的第二材料制成。
通过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并且获得实施方式的目标和优点。要理解的是,前述的一般说明以及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而并不是对实施方式的限制,正如所主张的那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2-2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4-4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插入物气密地封入密封件内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密封件中形成通孔的过程的平面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加强件附接到密封件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平面图;
图9是沿图8中9-9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立体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平面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切去密封件轮廓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立体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平面图;
图16是沿图15中16-16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变形的剖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立体图;
图19是沿图18中19-19线剖取的侧视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变形的剖视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模具中使加强件和联结件一起成型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立体图;并且
图23是沿图22中23-23线剖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模组及图像信息捕获装置
- 下一篇:液晶模组光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