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上浆率介质在线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1020.0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新;徐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新;徐建中 |
主分类号: | D06H3/10 | 分类号: | D06H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上浆 介质 在线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纱线上浆率介质在线检测方法,涉及纺织生产工艺技术及其检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纺织经纱上浆中对经纱上浆率进行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经纱上浆率在线检测的方法及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纺织厂经纱上浆中的纱线,其上浆率的测定一直是沿用着老的方法,即减下一段,进行烘干一秤重一洗涤一烘干一秤重一计算两次烘干后的重量差值,这样来计算出纱线上浆率的。整个测定过程至少需时1~2小时,费时又费力。严重的是,在这个测定时间内,经纱上浆得不到有效控制,自然经纱上浆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更严重的是,整个经纱上浆过程中,由于温度、粘度等因素的变化,经纱上浆率始终得不到较好的控制,达不到较满意的效果,这也是纺织行业中一直不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发明就是在认真分析了当前的测定方法及其相关的技术研究、摸索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思路,采用介质介入法进行经纱上浆在线检测。使经纱上浆率得到实时检测、及时调整,有效控制经纱上浆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上浆率介质在线检测方法,采用介质介入方法,即当浆液中混合有一定比例量的某种可被检测的介质,在经纱上浆前,通过搅拌,均匀的分散在浆液中,这样在经纱上浆时,随着带有一定比例量的浆液粘附于纱线上,通过相对应的介质检测装置,即可检测出介质含量的多少,从而可很容易得知经纱的上浆率。
使用上述方法,介质可以预先按要求以一定的比例量,均匀的混入在固体浆料内或液体浆料内,也可在进行调浆时,按一定的比例数量放入调浆桶内来完成。
通过本发明达到如下目的
1、使在线检测经纱上浆率成为可能达到随时监测的目的,从而可随时调整经纱上浆时的上浆率。
2、解决了长期以来,经纱上浆率难以控制的难题。
3、解决并使进一步对经纱上浆的上浆率进行实时控制成为可能。
4、使织纱上浆率得到控制的同时,提高了上浆纱线的质量。
5、取消了烦琐的测定程序,减轻了工作强度,节约经纱上浆成本。
本发明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纱线上浆率介质在线检测方法,在现有的固体浆料或液体浆料中,按一定的比例量放入具有可被相应的介质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某种介质。在进行调浆时,按一定配比,把某种介质投放入调浆桶内搅拌,达到均匀分散在浆液中,此时介质含量是可以直接推算出来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纺织行业中,织造之前的经纱,首先需要对经纱进行上浆,只有上过浆的浆纱,才能去进行织造.所以浆纱这一关,对整个织造过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其上浆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步的织造质量,而上浆过程中经纱的上浆量又是控制经纱质量的关键因素.
经纱上浆中,纱线上浆率需得到有效控制,也只有用在线检测的方法才能实现。以介质介入浆液中,利用纱线介质在线检测法既可实时检测,又可实时控制,在经纱上浆生产线上,设立一套专门用于可检测初相关浆液中介质的介质检测装置,根据介质检测装置测初的浆纱上介质的含量多少与已设定好的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对比,得知当前经纱上浆率的多少。检测方法也可以是以某个时间段或某一经纱长度为计量单位,取平均值来计算,进一步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同时进行反馈控制,达到控制经纱纱线的上浆率,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经纱上浆率的在线检测,在线控制,从而为纺织的织造提供高质量需求的经轴。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上述工作原理所述,使得本发明与已有的公知技术、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可使经纱上浆率得到实时检测和有效控制。
2、由于本发明,提高了检测速度,减免了检测难度、强度。
3、由于本发明,经纱上浆率得到了控制,减少了浆液和纱线不必要的浪费。
4、由于本发明,经纱纱线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保证。
5、由于本发明,经纱上浆率的检测方法手段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6、由于本发明,对下一步的织造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一、
二、也可把检测装置放在其他位置如虚线所示。
说明书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窗口示意图
在本图中<1>表示浆料、介质按配比要求分别投入调浆桶内,加水进行均匀搅拌混合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新;徐建中,未经徐建新;徐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1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分类标记的回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