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闹钟设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1500.7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奇成;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闹钟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闹钟 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用户终端的普及,用户终端的闹钟功能已成为目前 用户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依据现有的闹钟设置方法,用户一次只能 在用户终端中设置一个闹钟时间,即用户在使用用户终端提供的闹 钟功能时,需要事先设置好闹钟时间、闹钟启动的类型(例如,每 日闹钟、工作日闹钟、每周闹钟等),在设置完成后,如果用户终端 的当前时间到达了用户设置的闹钟时间,闹钟就会响起,提醒用户。
虽然现有的闹钟设置方法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但在某些 情况下,这种闹钟设置方法并不能方便用户使用。例如,用户甲的 工作单位提供上下班接送班车,其中,上班班车停靠在甲居住的小 区门口,奇数月份7:00发车,偶数月份8:00发车。因此,在6月 份的时候,甲要设置7:30的闹钟提醒自己起床;而在7月份的时候, 甲要把7:30的闹钟时间改为6:30提醒自己起床。依据现有的闹钟 设置方法,甲在6月30日闹钟响过后,需要在7月1日早上6:30 之前,将闹钟时间修改为6:30,如果忘记修改,则7月1日,闹钟 依然是7:30响起,从而将导致甲延误班车。或者,假设用户乙的工 作时间是实行换班工作制,一周上白班,早上8:00上班;一周上晚 班,晚上18:00上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第一周,乙要把闹钟 时间设为7:30,而在下一周,乙需要把闹钟时间改为17:30。因此, 在第一周周末的时候,乙需要及时修改闹钟时间为17:30,如果乙忘 记修改了,则在下一周周一的时候,闹钟依然是7:30响起。因此, 要求乙在每周周末均需要修改闹钟时间,如果乙忘了重新设置闹钟 时间,则可能导致乙错过时间。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户终端中一次只能设置一个闹钟时间, 因此,当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闹钟时间时,用户需要频 繁的重新设置闹钟,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中只能设置一个闹钟时间而导致用户 体验降低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改进的闹钟设置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闹钟设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闹钟设置方法包括: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设置的闹 钟时间与闹钟时间的有效时间段的对应关系,其中,该对应关系中 包括多个不完全相同的闹钟时间,且每个闹钟时间对应一个有效时 间段;确定步骤,用户终端根据当前时间与上述对应关系,确定下 一个生效的闹钟时间;获取步骤,用户终端获取上述对应关系中与 确定步骤确定的闹钟时间对应的有效时间段,并获取该有效时间段 的起始时间;执行步骤,在获取步骤获取的起始时间到达时,用户 终端将确定步骤确定的闹钟时间设置为有效闹钟时间,并在上述对 应关系中设置有下一个有效时间段对应的闹钟时间的情况下,返回 执行确定步骤。
进一步地,在执行上述获取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用户终 端计算获取步骤获取的起始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设置 并启动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上述时间间隔;在定 时器到达定时时长时,触发执行步骤。
进一步地,上述闹钟时间与有效时间段的对应关系中还包括: 分别与每个闹钟时间对应的提示方式。
进一步地,在将确定步骤确定的闹钟时间设置为有效闹钟时间 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步骤确定的闹钟时间到达时,采用与 该闹钟时间对应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在获取设置的上述对应关系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该述对应关系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进一步地,上述对应关系中记录的有效时间段包括以下之一: 有效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结束时间;有效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及时长; 重复周期及有效时间段的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闹钟设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1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交棉锥型涡轮式负压采粉器
- 下一篇:带烟灰缸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