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剂和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2089.5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俊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治疗 股骨头 缺血性 坏死 方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中的中药方剂和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 有明显疗效的中药方剂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髋关节是主要支撑人体运动关健骨架之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直接影响人 体行动和生存质量。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起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髋关节受伤瘀滞所致, 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其特征是起病慢,病程长,致残率高。髋关节的疼痛直 接限制人体运动功能,其疼痛可分为急性期剧痛或慢性期钝痛,随时间延长而变为间断 性疼痛,逐渐发展加重使疼痛不能缓解,从而严重地影响人的生存质量。
本病机理可分为急性期、坏死期、治疗中的恢复期;坏死期常可分为1期、2期、3 期、4期;西药用静脉注射和镇痛药及一些通胳药丸等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终用手术 换入人造骨;而后有出理排异的,也有出现疮口溃烂多年难愈的现象,这样结果是不尽 人意。中药传统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而进展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药物方剂为克服传统治疗的不足,能在短时间内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特 效地解缓疼痛,生血化瘀,达到恢复的目的纯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剂和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原料组合 成方剂:人参10--20,天花粉10--20,大黄6--20,蒲公英30--50,金银花30--100,薏苡仁 60--120.。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方案有下述重量配份的原料组合成方剂:人参9--15,天花 粉9--15,大黄8--20,蒲公英30--40金银花50--80,薏苡仁60--100.。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方案有下述重量配份的原料组合成方剂:人参10,天花粉12, 大黄8,蒲公英30金银花60,薏苡仁100。
其药理如下:
人参:甘,微苦,入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扶正祛邪 之功效。
天花粉:甘,微苦,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功效。
大黄: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泻 火凉血,清利湿热之功效。
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金银花:甘,寒,入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
薏苡仁:甘,淡,凉,入脾,肺,胃经;渗湿健脾,除痛,清热排脓之功效。
所述的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齐方剂中的各味中药待用;
(二)将薏苡仁按方剂的重量配份称出放入药罐中,加入五大碗水浸泡半小时后用猛 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五十分钟滤出药液,其药在罐中再加入二大碗水用猛火煎沸,改用 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分两次备用;去掉药渣。
(三)将上述药液的三分之二入药罐中冷却后再将其他各味中药材入罐浸泡一小时, 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再将上述所剩下药液入罐用猛火煎沸, 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供患者药用,每日服用一方剂。
同时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将所煎的药液进行浓缩烘干粉碎过筛入蜜成丸,每日服 用一方剂。也可将过筛后药粉装胶囊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剂和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原料组合 成方剂:人参10--20,天花粉10--20,大黄6--20,蒲公英30--50,金银花30--100,薏苡仁 60--120.。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方案有下述重量配份的原料组合成方剂:人参9--15,天花 粉9--15,大黄8--20,蒲公英30--40金银花50--80,薏苡仁60--100.。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方案有下述重量配份的原料组合成方剂:人参10,天花粉12, 大黄8,蒲公英30金银花60,薏苡仁100。
所述的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齐方剂中的各味中药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俊,未经张文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