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酶Q10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2597.3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弗兰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122;A61P1/02;A61P1/04;A61P9/10;A61P17/16;A61P35/00;A61P37/04;A61P39/06;A23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酶 q10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食品提取物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用辅酶Q10制成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Coenzyme Q10)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的脂溶性天然维生素类物质,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据研究报道,辅酶Q10是重要的抗氧化剂,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其抗氧化性能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代谢等。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能预防冠心病,缓节牙周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缓解心绞痛等作用。还具有抗皮肤皱纹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的营养。
近年来,由于辅酶Q10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国内外将辅酶Q10广泛用于营养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及食品添加剂等行业,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市场产品奇缺。目前开发的产品基本均为普通的片剂和胶囊剂,但上述剂型存在崩解时间长;在体内的某一部位点崩解,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医药领域发展迅速的微丸技术引进到食品领域,将本品制成了在体内释放可控、且生物利用度高的微丸型产品。
微丸制剂的制备过程中一般要加入赋形剂、粘合剂、致孔剂、崩解剂、增塑剂等药用辅料【《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与开发》颜耀东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257-258】,在微丸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制剂制备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制备出合格的微丸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通过对辅酶Q10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溶出度为指标,通过科学的试验,确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并且对赋形剂和粘合剂进行重量百分含量的确定:“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辅酶Q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80%,赋形剂的重量百分含量12%~97%,粘合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通过这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现有技术的微丸的制备方法,就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微丸制剂;将上述微丸制剂可以制备成符合要求的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有利于服用者的依从性。我们将辅酶Q10与赋形剂进行了充分的粉碎,即微粉化粉碎,使辅酶Q10很好地分散到了赋形剂中,使粒径达到了微粉级,用这样的物料制成微丸,在体内释放的过程中,主成分可以随着赋形剂的溶解而迅速释放出来,且本品是由几百粒小的微丸单元组成,在体内分散面积大,与吸收器官接触的比表面积也大,故使得本品服用后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辅酶Q10的新制剂——微丸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酶Q10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辅酶Q10微丸制剂,由辅酶Q10、药用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药用辅料为赋形剂和粘合剂,其中辅酶Q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80%,赋形剂的重量百分含量12%~97%,粘合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
上述辅酶Q10微丸制剂制备的缓释剂型。
或上述辅酶Q10微丸制剂制备的肠溶剂型。
其中所述的赋形剂为选自蔗糖、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类、树脂类、糖类、动物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微丸制剂可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以现有技术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1)取辅酶Q10,加入赋形剂,粉碎到微粉化的级别,混匀;
(2)将粘合剂溶于水、无水乙醇或含水乙醇中的溶液中;
(3)采用微丸成型技术制成微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弗兰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弗兰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智能自动上水装置
- 下一篇:水暖产品的密封强度爆破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