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把持装置及盘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2834.6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10 | 分类号: | G11B17/10;G11B17/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持 装置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disc)把持装置及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包括在盘中写入数据的数据写入部和在盘的标签面上打印 表示记录数据的文字或图像的标签打印机的自动数据写入及标签印刷 处理装置(以下称为盘处理装置)。在该盘处理装置中设置有堆积有未 处理的盘的未处理盘用堆料机,利用盘把持臂逐张取出,并进行向数 据写入部的传送、从数据写入部向标签打印机的传送、从标签打印机 向已处理盘用堆料机的传送。
在盘把持臂上安装有用于把持盘的盘把持杆,与位于盘的中央的 盘孔卡合来把持盘。为了使该盘把持杆逐个准确地把持盘,一直以来 对其进行了各种研究。
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插入到盘的盘孔中并与盘孔的壁面抵接的 3个盘把持杆,这3个盘把持杆中,2个盘把持杆的与盘孔的壁面抵接 的抵接面比盘的厚度长,剩余的1个盘把持杆的抵接面比盘的厚度短。 从而不会同时把持2个盘。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插入到盘孔中并与其壁面抵接的固定 部件和与盘孔的壁面抵接的直线状的第1盘把持杆,仅把持位于最上 部的盘并将其提起后,将前端为八字状的第2把持杆插通到盘孔中, 并移动第2盘把持杆而挤压到盘孔的壁面,从而稳定地把持盘。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310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2-052488号公报
在把持盘时,盘把持杆挤压盘孔的壁面,在一部分盘把持杆(比 盘的厚度长的盘把持杆)中成为与盘下面部接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 使盘把持杆向盘孔的内侧移动而解放了盘的把持时,盘因自重而从没 有接触盘下面部的盘把持杆离开,但在接触盘下面部的盘把持杆中盘 仍然被悬挂,因此盘开始倾斜。产生该倾斜后,盘的悬挂也脱落,因 此盘在倾斜的状态下落下。其结果使得盘无法收纳到已处理盘用堆料 机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地解放 盘并可以防止盘在倾斜的状态下落下的盘把持装置及盘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盘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把持单元,能够在 把持位置和解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把持位置上该盘把持单元与盘 孔的多个位置卡合而把持盘,在所述解放位置上该盘把持单元在上述 盘孔内向内侧移动而从上述盘孔离开;驱动单元,在上述盘把持单元 出入上述盘孔时,使上述盘把持单元移动到上述解放位置,在进行上 述盘的把持时,使上述盘把持单元移动到上述把持位置;以及制动器, 与上述盘把持单元一起在上述盘孔中出入,在上述盘把持单元从上述 把持位置移动到上述解放位置的中途,挡住上述盘孔的边缘,而使上 述盘从上述盘把持单元离开。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盘把持单元包括:第1及第2盘把持杆,其 具备插入到上述盘孔中的插通部和与上述盘孔的边缘卡合的勾挂部; 以及第3盘把持杆,其具有插入到上述盘孔中并推压上述盘孔的插通 部,上述第1~第3盘把持杆隔开适当的间隔进行配置。
此外优选的是,设置安装有上述盘把持单元、上述驱动单元及上 述制动器的盘把持臂,使上述盘把持臂升降及旋转,以从堆积有上述 盘的盘收纳部逐张地取出上述盘。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第1~第3盘把持杆具有能够旋转地安装在 上述盘把持臂上的杆部,在上述杆部的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上述插通部。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驱动单元包括:旋转板,与上述第1~第3 盘把持杆的上述杆部的另一端连接;和螺线管,与上述旋转板连接, 在断开时经由上述旋转板使上述第1~第3盘把持杆移动到上述把持位 置,在接通时使上述第1~第3盘把持杆移动到上述解放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