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压变速的双缸串连液压油缸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3169.2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国志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变速 串连 液压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具体是指能够用同一油压,通过控制油路切换,向伺服机构提供快速低压顶出和慢速高压顶出功能的一种可变压变速的双缸串连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液压油缸活塞的顶出力由油压和活塞截面积决定,活塞杆的顶出速度由进入油缸缸腔的液压油的流量(流速)决定,功能单一被动;若要改变液压油缸活塞杆的顶出力,则要改变液压系统提供的油压,或者调换合适的活塞截面积的液压油缸;液压设备在运行中需要改变油缸活塞杆的顶力与顶速时,通常采用高低压油泵切换改变油压来改变顶力和控制节流阀来调节顶速;而油压的切换、节流阀的控制,则需要由配套液压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于简易液压设备来说,配套液压自动控制系统显得成本太高,甚至高于简易液压设备本身,同时体积也太大,不适于简易液压设备的应用;因此,现有技术的液压油缸存在功能单一被动,不适于简易液压设备普及应用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采用在同一缸体内设置截面积一大一小经狭腔串连的二个缸腔,且配套设置一大一小二个相互独立的通过狭腔中液压油串连的活塞,各缸腔设置相互独立的进出油孔,其中小缸腔的进油孔设置在狭腔中,通过控制切换进出油路,实现用同一油压,向伺服机构提供快速低压顶出和慢速高压顶出功能切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变压变速的双缸串连液压油缸,旨在无需改变油压,通过控制切换进出油路,即可改变油缸活塞杆的顶出力与顶出速度,使液压油缸达到功能多样且主动,适合于简易液压设备普及应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变压变速的双缸串连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顶盖、缸底盖、小活塞、大活塞,其中:所述的缸体为钢质的圆柱形中空厚壁管构件,管腔形状结构沿轴线自下而上为,大直径圆柱形、下大上小圆锥台形、小直径圆柱形、中直径圆柱形的同心圆台阶通孔,缸体的顶面与所述缸顶盖2固定连接,缸体的底面与所述缸底盖3固定连接;由缸顶盖2与中直径圆柱形管腔围成的腔室为小缸腔,由缸底盖与大直径圆柱形、圆锥台形管腔围成的腔室为大缸腔,夹在小缸腔与大缸腔之间的小直径圆柱形管腔为狭腔;狭腔中部腔壁上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小缸顶出油孔,狭腔上部腔壁上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狭腔排气阀孔,狭腔位于小缸顶出油孔下面的腔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圈;大缸腔上部圆锥台形管腔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大缸复位油孔;缸体的顶面与底面均布设有若干与各自缸盖固定连接的盲螺孔;
所述的缸顶盖为钢质的矩形厚板体构件;缸顶盖板体的中心设有用于滑动穿过小活塞杆的通孔,通孔内壁上设有二道环形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圈;缸顶盖的上面设有若干与所述缸体顶面的盲螺孔位置对应的,用于穿螺丝固定连接的通孔;缸顶盖的下面设有围绕与中心通孔同心的凸出的圆环形法兰台阶,法兰台阶的外沿壁上设有二道环形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圈,法兰台阶的内沿与中心通孔下孔口之间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形凹槽;缸顶盖板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与圆锥台形凹槽底相通的小缸复位油孔;
所述的缸底盖为钢质的矩形厚板体构件;缸底盖的上面中心设有凸出的圆环形法兰台阶,法兰台阶的外沿壁上设有二道环形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圈,法兰台阶的内沿中心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形凹槽;缸底盖板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与圆锥台形凹槽底中心相通的大缸顶出油孔;缸底盖的下面设有若干与所述缸体底面的盲螺孔位置对应的,用于穿螺丝固定连接的通孔;
所述的小活塞为钢质的同心圆柱台阶轴体形构件,小活塞形状结构沿轴线自上而下为,较小直径的外螺纹柱体台阶、大于外螺纹直径的小活塞杆柱体台阶、大于小活塞杆直径的小活塞柱体台阶;小活塞柱体台阶的柱壁上设有二道环形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大活塞为钢质的同心圆柱台阶轴体形构件,大活塞形状结构沿轴线自上而下为,较小直径的大活塞杆柱体台阶、大于大活塞杆直径的大活塞柱体台阶;大活塞柱体台阶的柱壁上设有二道环形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圈;
所述大活塞柱体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小活塞柱体台阶的直径,与所述缸体的大缸腔滑动配合,大活塞杆柱体台阶与所述缸体的狭腔滑动配合;所述小活塞柱体台阶与所述缸体的小缸腔滑动配合,小活塞柱体台阶与所述缸顶盖的中心通孔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国志,未经姚国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厚壁管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复式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