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湿透汽粘扣带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3447.4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8/00 | 分类号: | A44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透 汽粘扣带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扣带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导湿透汽粘扣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粘扣带,为了增加耐用性,粘扣带底部都要进行上胶处理,因此在粘扣带底部形成完全封闭的树脂膜,在用于贴身服装和保健防护用品粘扣带时,不导湿,不透气,不能将人体散发的液态汗和气态汗导向服装和保健防护用品外面环境,造成局部出现汗湿粘贴效应,影响人体运动机能,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湿透汽粘扣带,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在PU油性胶中发生置换反应,N.N-二甲基甲酰胺出来,水进入,对PU油性胶在粘扣带上形成的封闭树脂膜进行打孔,以便液态水能够导通,提高粘扣带的导湿性,但水汽通透还有困难,所以再对粘扣带上形成的树脂膜和粘扣带地布进行机械打孔处理,用加热罗拉针刺刺穿粘扣带地布和树脂膜形成直通孔,提高了粘扣带的通透性及水汽的透过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粘扣带的导湿性。
本发明的导湿透汽粘扣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制备上胶工作液和凝固液,再经上胶、凝固、水洗、预烘干、针刺打孔、烘干,从而制得导湿透汽粘扣带。本发明的导湿透汽粘扣带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先制备PU油性胶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成的上胶工作液,其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
PU油性胶 85-95%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5-15%;
较好的上胶工作液配方为:
PU油性胶 92%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8%;
步骤2:制备由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混合配成的凝固液,其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5-10%
水 90-95%;
步骤3:将上述制备好的上胶工作液倒入上胶机的储液槽中,粘扣带通过上胶机的上胶滚轮上胶;
步骤4:将上述制备好的凝固液倒入凝固槽中,接着带有上胶工作液的粘扣带通过凝固槽中的凝固液,凝固3-5分钟;
步骤5:用40-50℃的温水对经过凝固的粘扣带进行水洗1-2分钟;
步骤6:在预烘干机中,在50-70℃下将粘扣带烘干2分钟;较好的烘干条件为60℃下将粘扣带烘干2分钟;
步骤7:在预烘干机尾部加装机械打孔罗拉,对经预烘干后的粘扣带进行打孔,打孔罗拉针刺温度110-130℃,针刺密度8-12针/cm2,针刺的高度2-5mm,针刺的底部直径0.4-0.8mm,粘扣带与打孔罗拉之间的压强为20-50kPa;打孔罗拉较好的工作条件为针刺温度120-125℃,针刺密度10-12针/cm2,针刺的高度3-4mm,针刺的底部直径0.5-0.7mm,粘扣带与打孔罗拉之间的压强为30-45kPa;最好的工作条件为打孔罗拉较好的工作条件为针刺温度130℃,针刺密度11针/cm2,针刺的高度4mm,针刺的底部直径0.6mm,粘扣带与打孔罗拉之间的压强为40kPa;
步骤8:最后通过烘干机对上述的粘扣带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00-110℃,烘干时间3-5分钟;较好的烘干条件为105℃下将粘扣带烘干4分钟;从而制得导湿透汽气粘扣带;
普通粘扣带与导湿透汽粘扣带的透汽性能比较如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