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乏汽冷凝过程自耦冷源热泵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3748.7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兵;张玉柱;胡长庆;王春波;王宏利;张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余热 发电 系统 冷凝 过程 耦冷源热泵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热力循环效率的装置,特别是 一种以减少冷源损失、提高热力循环效率为目的的低温余热发电 系统乏汽冷凝过程自藕冷源热泵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低温余热发电热力循环装置采用的是朗肯循环 方式,其过程描述为:工质在余热锅炉中吸收烟气低温余热定压 升温,形成低压和高压两种具有不同做功能力的蒸汽;高压蒸汽 进入蒸汽轮机的主汽口进行定熵做功,将蒸汽所携带的热能转变 为蒸汽轮机转子的机械能;低压蒸汽作为补汽由补汽口进入汽轮 机,与相应位置的主汽混合后继续做功,混合蒸汽做功完毕后, 离开汽轮机低压缸出口形成乏汽;汽轮机转子的机械能被与蒸汽 轮机同轴的发电机转变为电能,输送给配电系统;乏汽在凝汽器 中被冷却水冷却放出汽化潜热后形成冷凝水,冷却水吸收乏汽的 汽化潜热后,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冷却塔,并将该部分热能 释放到环境中;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至除氧器,在除氧器内与补 水一起进行除氧;除氧水经给水泵加压后重新进入余热锅炉吸收 烟气低温余热,进行下一个余热发电热力循环。
综上所述,乏汽的凝结过程是在凝汽器中完成的,乏汽凝结 放出大量汽化潜热,该部分热量被冷却水吸收,并在冷却塔中释 放到环境大气中。由于目前公知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采用的是朗 肯循环方式,根据工程热力学基本原理,余热源即循环体系中的 热源,环境大气即循环体系中的冷源。因此,乏汽凝结放出的汽 化潜热通过冷却水释放到环境大气中,形成了朗肯循环中的冷源 损失。
众所周知,工质进行发电热力循环的目的是要将余热转变成 电能,公知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最大问题是热力循环效率很低, 一般在22%-25%之间,热力循环过程的无效损失高达75%-78%, 其中由循环冷却水释放到环境大气中的冷源损失高达55%-65%, 由此可见,热力循环中的冷源损失是导致郎肯循环效率低下的最 大制约因素,降低热力循环中的冷源损失是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 统的热力循环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减少低温 余热发电系统冷源损失、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循环效率, 将工质自身(冷凝水及给水)耦合为冷源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乏 汽冷凝过程自藕冷源热泵循环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余热发电 系统乏汽冷凝过程自藕冷源热泵循环装置,包括构成常规低温余 热发电热力循环系统的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水冷式凝 汽器、循环水泵、冷却塔、凝结水泵、补水泵、除氧器、给水泵, 所述汽轮机低压缸乏汽出口处装有与水冷式凝汽器并列设置的 热泵式凝汽器,该热泵式凝汽器的气态工质输出口分成三路,分 别通过热泵系统压缩机后,一路经热泵凝结水加热器、二路经热 泵除氧加热器、三路经热泵给水加热器再回到热泵式凝汽器的液 态工质输入口,所述热泵凝结水加热器装于凝结水泵与除氧器之 间,所述热泵除氧加热器装于除氧器上,所述热泵给水加热器装 于给水泵与余热锅炉给水入口处。
上述技术方案是对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循环的改进,涉及 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乏汽凝结过程的改进,另一方面是乏气凝结 所放出汽化潜热的利用方式。本发明将在汽轮机中做功完毕的乏 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乏汽进入热泵式凝汽器,热泵式凝汽器实 际上是以乏汽为热源的热泵的蒸发器,在热泵式凝汽器中,乏汽 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被热泵工质吸收,吸热后热泵工质通过热泵 循环系统进入热泵凝结水加热器、热泵除氧加热器及热泵给水加 热器,在热泵凝结水加热器、热泵除氧加热器及热泵给水加热器 中,热泵工质将所吸收汽化潜热分别释放给凝结水、待除氧水、 锅炉给水,从而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循环中部分乏汽的汽化 潜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达到提高热力循环效率的目的。由于凝 结水、锅炉给水预热及给水除氧用热数量无法回收全部乏汽的汽 化潜热,剩余的乏汽进入常规水冷式凝汽器中完成凝结过程,该 部分乏汽的冷却方式与公知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循环的乏汽 凝结过程完全一致,该部分乏气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通过冷却水 在冷却塔中释放到大气中,该部分热量形成改进后低温余热发电 系统热力循环的冷源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理工大学,未经河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