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码分多址终端短消息存储空间不足时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3985.3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4/12;H04W88/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分多址 终端 短消息 存储空间 不足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 一种CDMA终端短消息存储空间不足时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CDMA移动终端,特别是对于一部分存储空间较小的中低端的 CDMA移动终端,支持存储的短消息数量较小。在接收短消息时, 因为存储空间满而无法接收新的短消息,导致终端返回短消息中心存 储空间满的失败码,CDMA短消息中心因终端用户存储空间满而导 致下发失败的占比约5%。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重发时机的掌 握。但是CDMA的短消息中心不知道用户何时会删除短消息。 CDMA用户删除短消息后,并不会发短消息到短消息中心,这样短 消息中心就不知用户何时才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进而不能及时的重 发短消息,因此,短消息中心针对存储空间满而设定的按一定时间间 隔重发的机制是预测性的重发,存在相当的盲目性。甚至用户在不知 晓的情况下,短消息已经过了有效期而被短消息中心丢弃,导致用户 收不到该条短消息。
目前,针对语音业务失败,如被叫忙的业务场景,在被叫用户结 束通话后,相关的业务平台如漏话通平台会呼叫该被叫用户,通过语 音方式告知被叫用户先前漏接的电话并且将主叫号码及相关时间信息 一并以语音方式告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DMA终端短消息存储空 间不足时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实现当CDMA移动终端短消息存储空 间不足时短消息下发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码分多址CDMA终端短消息存 储空间不足时的处理方法,在短消息中心与漏话通平台之间建立连 接,并包括:
A.短消息中心向移动终端下发短消息,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存储空 间不足则向短消息中心返回失败码;
B.收到失败码后,短消息中心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漏话通平台;
C.漏话通平台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语音呼叫;
D.语音呼叫接通后,漏话通平台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用户删除短 消息的语音通知;
E.通话结束后,漏话通平台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给短消息中心;
F.短消息中心按照预先配置的重发机制向所述移动终端重发所述 短消息。
可选的,该方法步骤C所述发起语音呼叫后,如果没有接通,则漏 话通平台进一步判断是否超过了尝试次数,若未超过,则重新发起所述 语音呼叫;若已超过,则结束。
可选的,该方法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的失败码为35号代 码。
可选的,该方法所述步骤B包括:所述短消息中心提取发送失败的 所述短消息中包括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在内的字段信息,将提取的字段 信息编码生成一条信令通知消息作为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发送给漏话通平 台。
可选的,该方法所述信令通知消息中的字段信息还包括:发送失败 的所述短消息的发送时间、错误代码。
可选的,该方法步骤E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为包含有所述短消息的主 叫号码、被叫号码、语言通知完成时间信息的信令通知消息。
可选的,该方法所述信令通知消息信令按照以下其中一种方式编码 处理:
1)将所述字段信息按MAP协议格式编码后形成一条SMDPP消 息,通过七号信令SS7接口转发给漏话通平台;
2)将所述字段信息按SMPP协议格式编码后通过SMPP连接接口 转发给漏话通平台。
可选的,该方法短消息中心和漏话通平台之间以SS7链路方式连接 时,所述短消息发送时间、错误代码应承载在bearer data字段上,由 IS637协议封装,错误代码直接以文本方式承载在短消息内容字段chari 上,短消息发送时间或呼叫结束时间承载在Deferred Delivery Time- Absolute字段上;
短消息中心和漏话通平台之间以SMPP协议连接时,所述错误代码 承载在短消息内容字段short_message上;而短消息发送时间或呼叫结 束时间承载在schedule_delivery_time字段上。
可选的,该方法步骤F中所述预先配置的重发机制为设定短消息延 迟发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