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4641.4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鹂;区伟文;汪国成;钟慧仪;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23/12 | 分类号: | D06M23/12;D06M15/39;D06M13/19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叶 微胶囊 抗菌 防皱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以壁材形成的乳化剂中乳化艾叶油;
2)使乳化的艾叶油发生复凝聚反应;
3)在乳化剂中加入固化交联剂,交联固化复凝聚反应后的乳液,以得到艾叶油微胶囊乳液;
4)在得到的艾叶油微胶囊乳液中加入防皱交联剂、催化剂和渗透剂,以制成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整理剂;
5)将织物用制成的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整理剂进行处理以得到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壁材是明胶和阿拉伯胶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的壁材的浓度w/v为0.5%~5%,艾叶油与壁材的用量比例为0.5~2.0;所述的乳化过程和条件为:在转速为800~1000转/分,恒温水浴40℃的条件下乳化10~15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复凝聚反应过程和条件为:用10%HAC溶液把乳化反应体系的PH调至PH3.5~4.5,然后降低转速,把系统移出水浴,继续在室温搅拌进行复凝聚10~15分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凝聚反应过程中,调节PH时的乳化搅拌速度为800~1000转/分,在把系统PH值调至3.5~4.5后,把搅拌速度降低到250~400转/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交联固化反应过程和条件为:采用冰浴将系统降温至0~5℃,用10%HAC溶液把系统的PH调节至中性,接着加入1-100ml的固化交联剂,冰浴固化30分钟,再移入50℃恒温水浴继续固化2~3小时后,得到艾叶油微胶囊乳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交联剂选自甲醛、乙二醛、戊二醛或其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成的艾叶油微胶囊乳液中,艾叶油微胶囊为球形颗粒,其粒径在1-50μ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加入的防皱交联剂、催化剂和渗透剂的量分别为:
w/v为3-20%的防皱交联剂;
w/v为1-3%的催化剂;
w/v为0.5-1.5%的渗透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皱交联剂选自2D树脂、2D醚化树脂、丁烷四羧酸或其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金属盐、无机酸或其混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选自镁盐、钠盐和钾盐。
12.如权利要求10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盐酸和磷酸。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进一步包括:
a)将织物在得到的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整理剂中二浸二轧;
b)取出织物,其中织物的带液率70~100%;
c)在85~100℃下,预烘3~5分钟;
d)在150~190℃下,定型焙烘2~5分钟;
e)水洗后烘干,制成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
15.一种艾叶油微胶囊抗菌防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防皱织物采用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经处理后得到,其中,所述的织物上包覆有以艾叶油形成的微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46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纤维染色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静电纺丝及水刺固结复合制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