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4762.9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郎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变化程度是否会导致所述通信系统的资源管理信息发生变化,如果是,则重新采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其中,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包括有关所述通信系统中各节点的状态、各链路间的干扰状态及业务流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资源管理信息来确定所述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通信系统的负载量;
根据所统计的负载量来选择用于执行所述资源分配策略的资源分配机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统计的负载量来选择资源分配机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量来判断所述通信系统为轻负载还是重负载,若为轻负载,则选择集中式的资源分配机制;若为重负载,则选择分布式的资源分配机制,
其中,在所述集中式的资源分配机制中,由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主控节点来集中分配所述通信系统的资源;在所述分布式资源分配机制中,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多个节点作为局部决策节点,由每个局部决策节点对其相应的局部区域的资源进行分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所述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变化程度是否会导致所述通信系统的资源管理信息发生变化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变化是否影响到所述通信系统中各链路间的干扰状态,如果是,则确定需要重新采集有关链路间的干扰状态的信息;
判断所述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变化是否影响到所述通信系统的业务流量,如果是,则确定需要重新采集有关业务流的信息;
否则,则确定不需要重新采集所述系统管理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重新采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进行分簇,以获得一个或更多个链路簇,并且
其中,重新采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包括:获取各链路簇间的干扰状态、每个链路簇内的各链路间的干扰状态及每个链路簇的业务流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资源管理信息来确定所述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的步骤包括:
建立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与资源分配目标之间的量化关系;
根据所建立的量化关系来确定所述资源分配策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与资源分配目标之间的量化关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管理信息来建立资源分配模型,所述模型反映所述通信系统中各链路之间的相邻关系、各链路之间的互斥关系以及每个链路的带宽需求和优先等级;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模型来建立资源分配约束条件,并量化资源分配目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建立的量化关系来确定所述资源分配策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资源分配模型中的各链路排序,选择可同时被分配资源的链路;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约束条件和量化的资源分配目标,为所选择的每个链路分配资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进行分簇,以获得一个或更多个链路簇,
其中,建立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与资源分配目标之间的量化关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管理信息来建立资源分配模型,所述模型反映所述通信系统中各链路簇之间的相邻关系、各链路簇之间的互斥关系以及每个链路簇的带宽需求和优先等级;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模型来建立资源分配约束条件,并量化资源分配目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建立的量化关系来确定所述资源分配策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资源分配模型中的各链路簇排序,选择可同时被分配资源的链路簇;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约束条件和量化的资源分配目标,为所选择的每个链路簇分配资源;
将分配给每个链路簇的资源进一步分配给该链路簇中的各个链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主系统网络和至少一个次系统网络,所述主系统网络和所述次系统网络具有不同的优先等级,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包括所述主系统网络和所述次系统网络中各节点的状态、各链路间的干扰状态及业务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47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