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换主控芯片工作模式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4827.X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主控 芯片 工作 模式 方法 及其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切换芯片工作模式的方法及其网络设 备。
背景技术
主控芯片,通常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整个电 路系统中的核心元件,是一台设备的计算中心和控制中心。在单CPU电路中, 电路系统中的每个指令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并进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 展,为了满足各种电路的功能需求,CPU支持的工作模式也越来越多,例如, 多种时钟频率下的工作模式,多种接口类型下的工作模式,以及多种地址配置 下行的工作模式等等。
现有技术下,主控芯片工作模式的确定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为:通过主控芯片自身的寄存器保存的配置信息来确定。
上述第一种方法是纯软件方法,基于该方法进行主控芯片工作模式的切换 是很简单的,通过主控芯片内置寄存器保存的配置信息即可完成工作模式的切 换。
但是,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主控芯片工作模式切换时,其应用场景是很有 限的,主控芯片在很多工作模式下是不支持单纯的软件切换的,例如,需要更 换时钟的工作模式。因此,仅仅通过修改主控芯片内置寄存器保存的配置信息 是无法切换工作模式的。
第二种方法为:通过外围配置管脚的上下拉动,在上电时或者指定信号 (如,复位信号)变化时,读取这些管脚的值来确定主控芯片当前的工作模式。
上述第二种方法在使用时往往还要配合相应的外围配置电路,如,时钟电 路,接口电路等等、可以通过主控芯片管脚的配置通知该主控芯片其外围配置 电路的类型。
参阅图1所示,实际应用中,若要在电路板上兼容另外一种硬件配置,则 需要设置不同的外围配置电路,不同的硬件接口等等。参阅图1所示,当电路 板上的主控芯片使用a模式的管脚配置与a模式的外围配置电路时,就是产品 A,如果使用b模式的管脚配置以及b模式的外围配置电路时,就是产品B, 当然,如果配置错误,那么整个电路就不能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主控芯片如果需要切换工作模式的话,就需要更改其外围 配置电路以及相应的管脚值,而现有技术下,这种操作是不能通过修改主控芯 片内置寄存器来完成的,通常是采用手工方式来实现;例如,先断电进行开箱 操作,接着更换一个晶振,然后相应地改动主控芯片的管脚的配置值,这样, 主控芯片就会切换到另外一种工作模式了。显然,手动切换主控芯片工作模式 破坏了主控芯片运行的连续性,也降低了切换流程的执行效率。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切换主控芯片工作模式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缺 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主控芯片工作模式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用以 提高CPU工作模式切换流程的执行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换主控芯片工作模式的方法,包括:
主控芯片确定正在运行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用户指定的第二工作模式不相 同时,向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发送复位信号,指示所述CPLD将该主控 芯片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CPLD接收所述复位信号后,切断所述主控芯片及其外围配置电路的 电源,并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对应的配置参数对所述主控芯片及其外围配置 电路的管脚值进行重新设置;
所述CPLD打开所述主控芯片及其外围配置电路的电源;
所述主控芯片按照重新设置的该主控芯片及外围配置电路的管脚值,以第 二工作模式启动运行。
一种电路板,至少包括主控芯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受控电源 及外围配置电路,其中,
所述受控电源,用于向所述主控芯片和外围配置电路供电;
所述外围配置电路,用于与所述主控芯片相配合,以完成特定的电路功能;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确定正在运行的第一工作模式与用户指定的第二工作 模式不相同时,向所述CPLD发送复位信号,指示所述CPLD将本主控芯片的 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4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废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废气处理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