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4834.X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平;刘倩倩;陈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系数 热敏电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基片(1)、电极层(2)、电极连接件(3)和非导电性密封件(4),所述电极层(2)覆盖在所述基片(1)的两个相对的面上,所述电极连接件(3)与所述电极层(2)电连接,所述非导电性密封件(4)覆盖在所述基片(1)的其它面上,或者将所述基片(1)和电极层(2)包覆,并使至少部分所述电极连接件(3)不被所述非导电性密封件(4)包覆;所述基片(1)包括多孔基片体和无机盐溶液,所述无机盐溶液吸附在所述多孔基片体的孔隙中,所述多孔基片体的透气度为3.5-6.5立方米·厘米/(平方米·小时·毫米水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在所述基片(1)中,所述多孔基片体、所述无机盐溶液中的水和所述无机盐溶液中的无机盐的重量比为50-2000∶2-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无机盐选自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镍、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多孔基片体含有多孔材料,且所述多孔材料的含量为所述多孔基片体总重量的95重量%以上,所述多孔材料选自氧化铝、氧化锆、滑石、高岭土、石英、矾土、堇青石、莫来石、镁砂、海泡石、麦饭石、焦宝石、粘土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多孔基片体的孔隙率为25-75%,平均孔直径为1-5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多孔基片体还含有导电助剂,所述导电助剂分散在所述多孔材料中,且以所述多孔基片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导电助剂的含量为0.001-4重量%,所述多孔材料的含量为96-99.999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导电助剂选自金属材料、碳系导电材料、导电陶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基片(1)的厚度为0.2-5毫米;所述电极层(2)的厚度为0.05-0.2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电极连接件(3)为线状或片状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为选自由金、银、铜、铁、铝、镍、锌、镁、钼组成的组中的一种金属或者多种金属的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非导电性密封件(4)由非导电性密封材料制成,所述非导电性密封材料为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为选自尼龙、涤纶、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亚胺、ABS工程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电极层(2)覆盖在基片(1)的两个相对的面上,将电极连接件(3)电连接到所述电极层(2)上,然后将非导电性密封件(4)覆盖在所述基片(1)的其它面上,或者将所述基片(1)和所述电极层(2)包覆,并使至少部分所述电极连接件不被所述非导电性密封件(4)包覆;所述基片(1)包括多孔基片体和无机盐溶液,所述无机盐溶液吸附在所述多孔基片体的孔隙中,所述多孔基片体的透气性为透气度为3.5-6.5方米·厘米/(平方米·小时·毫米水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基片(1)中,所述多孔基片体、所述无机盐溶液中的水和所述无机盐溶液中的无机盐的重量比为50-2000∶2-100∶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片(1)和所述电极层(2)的形成方法包括在多孔基片体的两个相对的面上形成电极层,然后进行烧结,将烧结后得到的多孔基片体浸泡在所述无机盐溶液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电极连接件(3)与所述电极层(2)连接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电极连接件(3)焊接到所述电极层(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48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敏器件的封装工艺方法
- 下一篇:资料还原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