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供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5186.X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堀内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B65H1/00 | 分类号: | B65H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应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2008年12月11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 No.2008-315904并且要求其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 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区分和归类片材比如可售证券的片材处理装置, 并且尤其涉及用于供应片材的片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用来处理片材比如可售证券的片材处理装置将成批供应至供 应部分的片材捆移动至取出位置。移动至取出位置的片材捆由取出装 置从片材捆的最上表面上的片材开始依次取出并且传送至片材区分设 备。传送的片材由片材区分设备区分片材的种类、真实性、合格性以 及传送方向。基于区分结果,对片材进行归类和处理,比如堆叠和封 印。
这种装置已经投入实际使用,并且安装于片材处理装置的供应部 分中的片材供应装置装配有可打开的门。操作者打开门,供应要处理 的片材捆(例如,1000张片材),并且闭合门。然后,如果他执行取 出开始处理,比如从片材处理装置的操作部分(控制台)压下取出开 始按钮,那么片材就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从片材捆的最上表面上的片材 开始依次取出。
用来取出片材的取出装置通常是使用取出转子的吸气方法。为了 提高处理效率,片材必须高速且可靠地取出并且由取出转子进行的取 出适合于这个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50053)。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50053所述的片材供应装置 中,存在下面所列的问题(1)至(3)。
(1)可操作性的问题:在操作者在其就座于椅子上的状态下升起 片材捆(1000张片材大约为1千克)并且将片材捆供应至供应部分时, 供应部分期望布置于就座位置附近。然而,如果供应部分过于靠近就 座位置,他因此接近安装于供应部分附近的取出装置,并且用于取出 片材的取出装置的噪音变大,因此就对靠近程度存在限制,因而就会 牺牲可操作性。
(2)安全性的问题:片材供应部分装配有门,并且门能在片材的 处理期间打开,并且供应下一个片材捆。因此,能连续地处理片材并 且提高片材处理装置的操作速度。然而,由于门的打开,就出现安全 性的问题:存在着操作者与操作部分比如用于取出片材的取出装置相 接触的可能性。
(3)噪音的问题:在上述涉及(1)的问题中,如果取出装置布置 于操作者的就座位置的附近,(1)中所示的可操作性变得更好,不过 操作者直接听到用于取出片材的取出装置的声音并且出现噪音的问 题。
发明内容
开发了本发明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将提供一种片材供应装置,通 过缩短操作者的就座位置与用来供应片材捆的供应部分的距离来提高 可操作性,并且片材供应部分与片材取出部分隔开,并且取出装置布 置于该装置中,因此即使门打开时操作者也不会与操作位置相接触, 并且能防止噪音。
为了获得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供应装置,其包括: 供应部分,其经由开口部分供应片材捆;取出部分,其将供应至供应 部分的片材捆移动至取出位置并且从片材捆的最上表面上的片材开始 依次取出片材;第一门,其可打开地布置开口部分,以便在将片材捆 供应至供应部分时被打开;第二门,在将供应至供应部分的片材捆移 动至取出位置时,该第二门可打开地布置在中间位置上;以及控制器, 其控制第一门和第二门打开或闭合。
而且,为了获得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供应方法,其 包括:通过打开的第一门将片材捆供应至供应部分,并且将片材捆装 载于载体上;打开闭合的第二门并且确保载体的运动路径;沿着运动 路径将装载有片材捆的载体移动至取出部分;以及闭合第一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将片材捆供应至片材供应部分 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A是示出将片材捆供应至图1所示片材供应部分的状态的透 视图;
图2B是示出片材供应装置的控制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由图1所示片材供应部分执行的片材捆的取出处理的 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供应部分在图3所示自动门关闭时的内部结构的透视 图;
图5是示出布置于图4所示载体的背侧上的自动门(第二自动门) 在所绘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