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激光指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5403.5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彭湖;杨光卫;姜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达焊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10 | 分类号: | B23K7/10;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激光 指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是一种在切割钢板时用于指引切割的数控激光指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切割机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割钢材太长,不能确定所要切割的钢板边缘是否在被切割钢板边缘范围内,通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造成割枪空切,使得预想切割的物体不能完整成型,迫使重新切割。这样既浪费了钢材又降低了切割效率;二、造成钢材斜切,使得钢材得不到充分利用,大大增加了用户的生产成本。
如何解决因钢材过长,避免空切、斜切的问题一直是各个切割机厂家和相关用户极为关注的。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传统的解决方法以及缺点如下:目测,准确度不高,失误大,浪费大;利用扫描仪扫描,操作繁杂,成本高;预先绕钢材边缘走一遍。切割燃气、氧气消耗大。工序增加。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激光指引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激光指引装置,包括前激光标线器和后激光标线器,前激光标线器和后激光标线器相背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激光标线器和后激光标线器的前方设置有割枪,前激光标线器、后激光标线器和割枪之间通过同步连杆装置连接。利用前激光标线器在待切割的钢板上照出切割指引线,指引割枪沿指引线对钢板进行切割,而后激光标线器则用于对切割完毕的钢板进行切割是否符合预定要求进行校准。
为了使前激光标线器、后激光标线器在判读出最佳切割线后进行照射位置的在内外方向自由微调,进一步地:在前激光标线器、后激光标线器和割枪之间设置有横梁,在前激光标线器、后激光标线器和同步连杆装置之间通过溜板连接,在溜板和横梁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
为了使前激光标线器和后激光标线器在钢板上可以照射出较好的指引线,再进一步地:所述前激光标线器和后激光标线器的的激光出射角下沉,下沉角小于1度,出射角与焊割面的高度为250~280mm。一般前激光标线器在钢板上照射的出的指引线较长较远,以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后激光标线器在钢板上照射的出的指引线刚较短较近,对后方的切割边缘进行位置校验。
本发明通过利用激光标线器在钢板上标线,标线精准、直观实用,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另外,发出的光线清晰、明亮、线条均匀、准直度高,在许多特殊条件下,均可达到理想效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激光标线器2.后激光标线器3.割枪4.同步连杆装置5.横梁6.溜板7.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激光指引装置,包括前激光标线器1和后激光标线器2,前激光标线器1和后激光标线器2相背固定连接在一起,两者激光出射角下沉,下沉角小于1度,出射角与焊割面的高度为250~280mm。在前激光标线器1和后激光标线器2的前方设置有割枪3,前激光标线器1、后激光标线器2和割枪3之间通过同步连杆装置4连接。在前激光标线器1、后激光标线器2和割枪3之间设置有横梁5,在前激光标线器1、后激光标线器2和同步连杆装置4之间通过溜板6连接,在溜板6和横梁5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7。
使用数控激光指引装置,不但实现了标直而且实现了定位。另外,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数控激光指引装置,主要是利用数控发出的信号进行跟随控制,既可以对其进行手动控制也可对其进行自动控制。
手动操作既可以对钢板进行标直,确定钢板边缘长宽。又能对钢板进行划线定位。
自动主要是进行划线定位。具体原理如下:火焰切割机具体控制过程是:预热氧开时激光指引开,排气时激光指引关。对火焰整个切割过程进行指引操作;等离子切割机具体控制过程是:起弧时激光指引开,切割完时激光指引关。对等离子整个切割过程进行指引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达焊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达焊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